• 嚴紹業:理性認識電子政務建設之路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1-10

     電子政務經過幾年的建設,取得了不少的成績。此處從不足入手,可以更理性地認識電子政務建設之路,也有著更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個輕重顛倒現象 

    電子政務建設,存在三種輕重顛倒的現象: 

    第一是“重硬件、輕軟件”。有資料表明,硬件在電子政務投資比例中占到70%左右。 

    第二是“重新建、輕整合”。目前不少電子政務項目從零開始建,其實有的項目整合原有的軟件、硬件、數據,提高它的利用率,比新建更重要。 

    第三是“重形象、輕應用”。對電子政務是否發揮實效考慮不多,將其當作形象工程,為了“臉上好看”。 

    三個應用“不夠” 

    從應用的角度看,目前電子政務建設中存在三個“不夠”: 

    應用的寬度和深度不夠。政務中的電子化應用有很多,如十二金工程、辦公自動化、網站,都是大家熟知的。也還有很多大家不熟悉的,比如說電子黨務、固定資產管理等。由于不同部門的業務不同,很多內容還遠遠沒有實現“電子化”,所以現在的電子政務成果在寬度上遠遠不夠,沒有將電子政務的方方面面都覆蓋到。 

    此外,我國十二金工程在不斷進行著,其中的眾多應用也需要逐步深化。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用Word處理文件,但很多功能還在不斷被發現。我國電子政務應用還沒有達到如此細致的程度。這投射出一個信號―電子政務的潛力很大,還可以更寬、更深。 

    發展的速度不夠。電子政務應用軟件的發展速度,按照有關方面的統計在30%至40%之間,但是相比于我國整個電子政務發展的要求,還是不夠。 

    成功率不夠。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機構去統計電子政務項目的成功率。但接觸到很多部門現階段又要建OA和網站,再看原來的OA和網站不能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還不如手工,可以判斷原來的項目沒有成功,要重做。 

    形成目前這樣狀況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可以從用戶、廠商、廠商和客戶雙方三個角度來看待。 

    敲在用戶頭上的板子 

    第一,重視不夠。國家頒布了多個文件,推動電子政務建設。但落實到具體的地區、部門,重視不夠。其突出結果就是投入不夠、行動力度不夠。比如覺得做電子政務還不如建一個橋把交通搞上去,還不如治理污水把環境搞好,這是看得到摸得著的。可電子政務難以短期見效、難顯政績。重視不夠,投入就不夠,即使有投入也投入到硬件這種看得見的地方,這導致電子政務很難落實到基層。 

    第二,目標不明確、不具體。目前大家都提電子政務三年要完成什么,五年要完成什么,重要但是不具體,不具體就導致不容易操作,容易導致失敗。 

    第三,理解不夠。電子政務從政府部門內部信息化,到行業信息化,到區域信息化,到真正為公眾服務,內容很多。大部分領導知道電子政務很重要,但是不知道電子政務從何下手,不知道寬度在哪里、深度是什么。 

    打在廠商身上的板子 

    首先,高質量的軟件廠商不夠。不說電子政務,整個中國在信息化過程中高質量的軟件廠商都還不夠,這是現實。比如用友是中國最大的獨立軟件廠商,但一年7個億的營業額,不說在日本,在以色列都是一個小公司。廠商要提高自己對自己要求的眼光。 

    電子政務軟件廠商,規模有限,專業水平不夠。這個“不夠”,反饋到用戶或者是市場層面,就是電子政務軟件服務不好。 

    其次,缺乏科學合理的經營模式。如果把做政府網站、OA、政府軟件項目的公司數一遍,做得很成功的,是身處在壟斷行業中的公司。電子政務不是一個傳統的、成熟的市場,有很大的潛力,適合這一市場的經營模式還需要摸索。 

       第三,缺乏健康的市場秩序。不健康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行業中的壟斷”,關系型公司等,都會影響市場秩序。 

    都要挨的板子 

    有一些原因既屬于用戶,也屬于廠商。電子政務究竟是通過做項目還是通過標準化的產品推進,一直是個困惑。絕大部分人認為是做項目,但我們認為要做標準化的產品,否則速度起不來。 

    在標準化應用方面,每一個政府部門,每一個行業,都做電子政務。比如不同城市間的公安局電子政務應用的模式不一樣,標準化應用就建立不起來,都是個性化應用,就難以規范。 

    在標準化的服務方面,很多項目最終失敗,可能不是產品不好,不是應用模式不好,而是因為沒有持續的服務保障做支持。 

    在市場化的運作方面,沒有競爭就沒有市場發展的動力。 

    出路的思考 

    法律規章和標準非常重要。比如公文流轉,公文在電子化的條件下做成什么樣的格式、什么樣的要求,沒有這個標準,就會影響電子政務的發展。 

    政策引導。政策引導各地政府領導具體實施。比如做得好記入領導業績、考核指標,做得不好,達到什么程度就下課。 

    加強培訓。對電子政務理解不夠,容易害怕,害怕了就不知道怎么做。加強從上至下的培訓,使所有政務人員解除觀念上的問題,解除恐懼,提高積極性。 

    目標具體化。從廠商來說是發展專業化,專門研究某一個行業或幾個行業的電子政務。專業化才能夠做強,才能夠做大,這很重要。 

    規模化。沒有規模就沒有利潤,規模包括營銷、產品、服務規模化。 

    市場化。廠商一定要市場化。同時,每一個廠商,要樹立持續經營的理念或原則。 

    研究標準化的產品。很多人說電子政務不可能做標準化的產品,我們認為可以。 

    分析了很多行業應用,把電子政務抽象和分層,能提煉出標準化的東西。電子政務處理的是信息,信息簡單的區分就是區分成數字信息、文字信息與多媒體信息,再把信息通過某種方法表現出來,以和社會、所有其他的政府部門形成互動。就形成與微軟的信息處理三要素近似的三領域:數字處理―各個部門的報表數字統計;文字處理―公文流轉;表現形式―網站。所以它是可以標準化的。 

    電子政務要快速發展,就要把一些應用做成標準化的產品。有了標準化的產品就有了標準化的應用,不要每一個地方都用一個模式。 

    提倡標準化的服務。由社會、政府提供標準化服務。政府做好需要做的事情,如行政審批、許可和核心業務。 

    消滅壟斷,開放市場。 

    通過標準化的產品,標準化的應用和廠商通過標準化的方法開展電子政務,我們的電子政務市場就會步入快行道。 

    公司要提高自己對自己要求的眼光。 

    電子政務目標不明確、不具體就容易導致失敗。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