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政府門戶網站人氣之后看什么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1-11

     電子政務雖然已經算不上新鮮話題了,可被稱為“國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正式開通,還是引來不低的人氣―――2006年1月1日正式開通第一天,就創下33萬人次訪問量,點擊率超過4千萬,新華社報道稱,“一躍成為全球人氣指數第二的國家級政府網站,僅次于加拿大聯邦政府網。”1月5日,人氣已經超過了加拿大政府網,位于全世界政府網站排行首位。 

    我國從1999年開始實施政府上網工程,截至2004年6月,gov.cn下的域名總數約1.4萬個。然而相當數量的政府網站被批評是“死網”、“睡網”,有的只是一個空架子,有欄目沒內容,有的更新慢,至于和用戶的交流就更為有限。業內人士希望,中央政府門戶網站的開通,對其他政府網站能有引領和推動的作用。 

    點擊www.gov.cn,首頁上主要有今日中國、熱點專題、政務公開、政府建設、法律法規、政策解讀、新聞發布等12個欄目,以及國務院部門網站、地方政府網站、中央企業網站的鏈接。主題服務分為公民、企業、外國人三類,分別導向“生育戶籍教育婚姻……”、“開辦設立、年檢年審、工商管理……”、“領事司法、在華就業、出入境……”等具體內容。 

    網友“陳老漢”在自己的博客里這樣描述:“令人欣喜的是,一改我們心目中黨報黨刊上長篇累牘的歌功頌德,除了一些簡單的國家領導活動文字報道和圖片以外,網站內容更多地偏向于服務功能。在當前大力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階段,無疑給各級地方政府樹立了一個榜樣,也給充滿期待的中國網民一個新的希望。” 

    網友“胡一郎”對“國網”的感覺也還不錯,他給出的分數是:“速度:8分;支持語種:8分;搜索:7分;可用性:9分;內容品質:7分……”得分最低的項目是“互動性”,只有“5分”。 

    他解釋說,首頁能夠互動的入口只有網上調查和總編信箱,相對較少。所有內容不設跟帖,沒有BBS,沒有留言簿,沒有編讀往來,沒有來信選登。所有文章末尾有責任編輯,但無法聯絡責任編輯。網頁末尾有糾錯服務,但鏈接到郵件入口,不方便。 

    “只能看,不能說”―――這是讓諸多網友非常不滿意的地方,以致一位網友直言:“目前的‘國網’還是一個單向網,只是管理者向網頁上單向灌輸,卻沒有‘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國人說話的地方。” 

    對于溝通互動便捷的網絡世界而言,這不能不說是未盡其長。 

    不過,記者歐陽對此有不同看法。她覺得,網友們之所以執著于要求在政府門戶網站上的“發言”機會,是由于在現實的生存環境中,通過人民代表、媒體等來表達自己意見的渠道,都不夠充分和暢通。 

    歐陽認為,在合理的社會狀態下,政府門戶網站最主要的功能應該是解釋與服務。而目前的“國網”,恰恰在這方面很不到位。 

    “注意,是‘解釋’,不是‘宣傳’。”歐陽說,這一點對比加拿大政府網站,不難明白。 

    進入www.canada.gc.ca,選擇語言,頁面非常簡單,分類指向明確,搜索功能強大。有些信息被做成專題列出,可以直接選擇進入。這其中既有當下熱點如“禽流感”,也有國家大事像“大選”、“2005年財政預算”、“上一財政年的政府支出”,還有與生活相關的“領取護照”、“更新身份證”等。 

    點開“你納的稅都花到哪兒去了”(where your tax dollars go),動畫、示意圖、文字,告訴你上一年度政府的總收入,具體來源及支出去向。為了便于理解,專門把以百億千億計的數字,折合成相當于一元的幾分或幾角。如果你希望了解某方面的更多詳細信息,還可以繼續沿著鏈接一路追下去。 

    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楊冰之認為,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對于整個電子政務的建設,具有很強的示范和規范作用。電子政務先進的國家,如美、英、新加坡等國,是把門戶網站作為“電子政府”與公眾進行溝通、提供公共服務的最主要渠道。 

    據他介紹,這些國家的政府門戶網站幾乎全以服務性內容為主,強調直接服務能力,在首頁上都有“do it online”字樣。新聞極少,一般只有一個欄目,而且不在顯要位置。為了方便獲取和使用政府信息資源與服務,都有功能強大的本網站搜索引擎,新加坡甚至直接租用GOOGLE,而美國聯邦政府發展電子政務計劃的文件、各種申請登記表單、消費者保護信息、政府公開出版物等,都可以直接在網上下載。 

    美國第一政府網站(www.firstgov.gov),稱自己的目標是“使政府能夠更接近每個美國人”。首頁上,除了在“Contact Your Government”(聯系你的政府)欄目下,有編輯好的政府各部門及參議員眾議員的各種聯系方式目錄外,還有一行字,聲明“任何關于聯邦政府的問題”,都可以撥打一個特定的800免費電話。 

    相比來說,“國網”的宣傳意味還是過濃。大部分內容和綜合新聞網站差別不大。一位網友甚至調侃,大概是由于新華網承建,所以充斥了過多的新華網消息,以至于“令人懷疑是不是到了新華網的某個子站?” 

    “2006年1月1日正式開通首日,雖然政府網的主要瀏覽者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在節日期間不上班,但中國政府網站的訪問量仍然保持增長……”一篇新聞報道如是說。 

    “這背后隱含的問題是,‘國網’的用戶究竟是什么人?是機關工作人員還是普通百姓?是給人看的?還是給人用的?”記者歐陽說。不同的定位,表現在網站的功能設計上,自然也各有不同。 

    楊冰之也一直強調政府門戶網站“服務的極端重要性”,“只有以公眾為中心,才能發揮最大效益,否則就會事倍功半,并難以保持其可持續發展。”他認為,我國政府門戶網站的發展,目前正處在從第一階段“以政府為中心,發表信息為主”,向第二階段“以公眾為中心,提供服務為主”的過程中。 

    加拿大政府網站上的一個欄目,讓歐陽印象深刻。那是一個問卷式樣的小調查,12道題目,近百個選項。涉及年齡、婚姻狀況、健康水平、子女、受教育程度、居住水平、有無服兵役等,無關具體的個人信息。問卷的目的,是為了讓你了解“你可以享受的合法權益”―――可以申請哪些政府救助,兒童基金,或專門針對婦女的補助,或接受職業培訓、再教育的渠道,等等。 

    再有,假如,一個中國公民和一個加拿大公民,同樣為了申請身份證明,查詢各自的政府網站,會感受到怎樣的不同? 

    咱們的,相關法律、申領手續、收費標準,10個問題,加起來的解釋不過幾百字。還算明白,但難免讓人覺得有些冷冰冰。 

    人家的,分類索引更細致,具體到社會保險卡、出生證明、公民證明、永久居留證、移民證明等各類不同,甚至詳細到如果你居住在某區,可以通過電話申請,電話是800免費電話。還有單列出的一項,提醒你如果身份證明和信用卡放在錢包里丟了,應該如何處理,盡快通知哪些部門。 

    “所謂服務,不是一個空詞,表現在這樣具體的細節之間,表現在站在誰的角度考慮問題。”歐陽說,而網上電子政務所能達到的服務水平,與現實中政府的服務意識,必然息息相關。 

    從2002年起,計世資訊公司每年都會發布《中國政府網站評估研究報告》。2005年度報告顯示,政府網站整體水平變化不大。多數政府網站的功能服務很簡單,主要是辦事指南和部分表格下載,基本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網上審批。 

    該項目組對69個國務院組成部門網站、31個省級政府、32個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201個地級政府和129個縣級政府網站進行了評估,網站功能服務一項,從國務院組成部門到縣級政府網站的平均分,全部不及格。 

    “不過,話說回來,”歐陽認為,“政府網站只是政府提供服務的一種手段,根子還是在辦公大樓里那些實實在在的人。而且,13億人里不過1億網民。” 

    新華網總裁、中國政府網負責人周錫生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建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推動電子政務建設,是推動政府機關轉變作風,建設透明、高效、務實、廉潔的政府的一項重要舉措。 

    網友“王不不”的概括是:“它意味著中國政府從行為方式上向現代政治文明的主動靠攏”,就此而言,“國網”的象征意義,遠大于其當下的實用價值。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