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小筑:我國電子政務建設邁出重要步伐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2-17

    春節剛過,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電子政務組陳小筑司長便接受了我們的采訪。談到“十五”期間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發展,陳小筑顯得非常興奮。她用一個個具體的案例和一串串準確的數字,為我們描述了幾年來電子政務建  
    設取得的重要進展。

    首先,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取得很大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隨著今年元旦中央政府門戶網站的正式開通,我國的政府網站體系初步形成;二是政府網站普及率有很大提高,截至2005年底,96.1%的部委單位擁有網站,90.3%的省級政府擁有網站,94.9%的地市級政府擁有網站,77.7%的縣級政府擁有網站;三是政府網站功能不斷完善,不僅是信息發布平臺,而且交流互動、在線服務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如上海的“中國上海”、北京的“首都之窗”就推出了很多便民措施,商務部、民政部、外交部等部委的網站對增強政府透明度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次,跨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業務應用有很大進步。例如,由海關等12個部門共建的電子口岸,共同開發出一批應用項目,提高了通關效率。同時建立了一批地方電子口岸,不僅成為政府監管的有力手段,而且整合了物流、商務服務,促進了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由國信辦牽頭推進的全國企業基礎信息共享工作,實現了企業基礎信息在工商、稅務、質檢等部門之間的共享,增強了對企業的服務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組織的企業和個人征信體系建設,有稅務、銀行、公安等22個單位參加,完整的信息保證了征信系統的可靠性。陳小筑認為,各部門對信息共享經歷了一個從不接受到接受、從被動到主動的發展過程。實踐證明,部門間信息共享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促進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跨部門信息共享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越明顯。比如,實現企業信息共享后,有的地方發現了工商登記和稅務登記之間30%左右的企業數據差異,及時堵塞了政府管理中的漏洞,促進了財稅增收。

    第三,重點業務系統建設成效明顯。“十五”期間,國家推進了金關、金稅、金盾、金審等重點電子政務工程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些應用系統在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增強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通過建設“金盾”工程,提高了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維護治安等方面的能力,2005年1至9月,全國公安機關已抓獲網上通緝的在逃犯罪嫌疑人17.15萬人。“金稅”工程二期建設的完成,為有效制止利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偷騙稅款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四,電子政務發展環境不斷優化。中央關于政務公開的意見、《行政許可法》、《電子簽名法》等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出臺,對促進電子政務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電子政務標準化建設邁開了重要步伐,成立了國家電子政務標準化總體組,實施了國家電子政務標準體系建設項目一期工程,一系列急需的基礎性、共性標準也相繼出臺,規范了電子政務建設。

    與此同時,地方的電子政務建設,特別是面向老百姓的應用取得了顯著實效。例如,上海市黃浦區通過建設社會救助“一口受理”服務平臺,使得低保救助對象在只帶3~9種證明(原來需5~19種證明)、不填表(原來填兩張表)的情況下,在3天(原來需15天)內辦完申辦手續,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同時,政府部門進行內部協辦后,區內的情況核查均可在網上進行,堵塞了管理漏洞,也體現了社會公正。

    陳小筑特別指出,推進電子政務建設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緊密相連。剛開始搞電子政務建設時,以技術為導向、以政府為中心的現象比較嚴重。經過多年的建設,現在大家越來越認識到,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充分體現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在談到“十一五”時期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時,陳小筑認為主要有四點:一是明確戰略定位,制定發展戰略。要以政府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主線,以增強政府服務能力為核心,整合推進一批應用項目的互聯互通。二是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電子政務發展道路。要以需求對象的應用為導向,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把有限的資金放到關鍵的應用建設上。三是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緊密結合,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四是以服務群眾為宗旨,提高電子政務的績效。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