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實施電子政務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與挑戰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3-07

    我國開展電子政務建設,一定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根據本地計算機應用與網絡建設的基礎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分期、分階段實施。既要反對冒進思想,不切實際地趕時髦,一窩蜂地搞形象工程;也要反對保守思想,不思進取、不圖創新,抵觸新技術的應用。同時,政府決策者還必須對開展電子政務建設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有充分的認識。綜合起來,實施電子政務過程中會遇到三大難題、三大關系、四大體系的挑戰。 

    三大難題:觀念、習慣、權利 

    觀念: 

    首先,各級領導要加強認識。電子政務工程牽涉到各單位的利益權限,領導不重視、不親自抓,是搞不起來的。因此,它是"一把手"工程。要轉變觀念,在學習的形式上要多樣化,如舉辦電子政務專家講座或者組織參觀學習,只有理論結合實際,才能對電子政務的工作模式與重要意義有新的感性認識。 

    電子政務實施是采用網絡和計算機技術進行政府行政管理模式變革的探索,意義十分重大。各方面只有在這一點上形成共識、堅定信心,工作起來才能有熱情和動力。 

    其次,開展電子政務要將"代表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思想貫徹到政府的日常工作之中。電子政務是"以民為本","全心全e(意)為人民服務"。它不只是簡單地將政府的管理職能復制到網上進行,而是要通過運用網絡手段,配合與推動政府體制改革,打破傳統的以部門職能為中心的官本位模式,通過優化整合公務流程以及建立信息的共享機制,構建一?quot;以百姓和企業的需求為出發點、以方便用戶辦事為目的、以用戶為中心"的為用戶服務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以"一網式"、"一表制"、"開放式"和"交互式"等特點來充分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原則。 

    此外,電子政務是應用高科技加強勤政廉政建設、預防官僚腐敗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通過網絡可以實現全方位的政務公開,同時規范審批流程、制約審批權限、限定審批時間,并且同步建立"三監督"機制:用戶監督、領導監督以及紀檢監督。通過高效的監督機制和高科技手段預防腐敗現象的發生,必將成為我國政府反腐倡廉的行動方向。 

    習慣: 

    幾十年來,政府工作人員已經習慣了手工作業、"文山會海",不容易適應計算機網上辦公,因此會有一段痛苦的轉型期。尤其年紀稍大的人員會有"40歲"學鋼琴"??敲鍵盤"的窘迫,再加上剛開始時軟件未必好用,發牢騷是正常的。對此,領導和大家要理解,不能操之過急,要創造一些培訓條件,鼓勵大家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權利: 

    這是推進電子政務最大的困難所在。電子政務首先是要政務公開,然后是規范流程、制約權力。過去一些通?quot;暗箱操作"、"權錢交易"謀取私利的行為將受到制約,通過"部門壁壘"保護局部利益的本位主義將被打破。因此,政府部門中個別既得利益者、個別部門領導會以種種理由反對電子政務,反對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因此,電子政務在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場"革命"。 

    三大關系:統與分、條與塊、電與政 

    在構建各省市、各地方的電子政務框架的時候,必然要遇到以上三大關系,如果處理得不好,會造成大量的重復投資,甚至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統與分: 

    指的是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家部委到各地方委辦局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建設的布局。實現電子政務,如果從中央到省市、區縣、鄉鎮,甚至到街道,都一窩蜂買服務器,獨立搞一套網絡平臺體系,少則投資數十萬元,多則數百萬上千萬元。全國數萬個政府單位,需要多么巨大的投入!但同時全國范圍內,就在國務院搞一套網絡平臺是否就可以了呢?這既不現實,也不可能。因此,電子政務的框架要采用集中與分布相結合的方式,既要考慮到管理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也要考慮節省投資。建議將區域性的網絡平臺建到地市級,縣、鄉鎮和街道可以租賃空間來建設網站。至于行業性體系,比如工商、計委和稅務,網絡平臺建到省一級就可以了。當然,集中的程度應當由中央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協商確定,不能搞一刀切。  

    條與塊: 

    是指區域性管理體系和行業性管理體系的關系。西方發達國家政府行政管理體系是適應市場經濟的、以區域性管理為主導的體系,而我國是適應計劃經濟的區域與行業管理并行的體系,這是中國特色。在開展電子政務時一定要處理好區域和行業這兩套體系的銜接和協調發展問題。從現狀來看,有些行業體系建設得比較早,如工商、稅務等,而區域性體系基本沒有,就像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瘸子,走路容易原地轉圈。建議各級政府加強區域性平臺體系的建設,在此平臺上進行業務整合和資源共享。 在硬件資源上,除個別特殊行業(紀檢、公安和國安等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外,要禁止各行業從上往下拉光纖,搞垂直網絡。全國幾十個部委、幾十個省市、成百上千個地縣,各搞各的,會搞成密密麻麻的蜘蛛網,造成資源極大浪費。應該以區域網絡平臺為主,通過虛擬專網的方式鏈接行業管理體系。 

    在軟件信息資源上,要在區域平臺上進行集成共享、聯合作業。政府要以一個整體、一張面孔對外,通過"一站式"加"一網式"來為社會服務,方便百姓。 

    要實現這一點,首先要通過政府立法,即政府資源共享法和信息公開法來保障;其次要加大地方政府與行業政府的協調力度,從上往下推進。 

    電與政: 

    既指政府電子化與電子化政府的關系,也指電子政務與政府改革之間的互動關系。政府電子化即將政府管理職能上網,只是政府管理手段的變化,是電子政務建設的初級階段,是邁向電子政府的第一步。隨后,要進行政府職能的整合、精簡、優化和共享,從獨立辦公到聯合辦公,從串聯審批到并聯審批等。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為這種"進化"提供了可能,但建立起真正的電子化政府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少需要3至5年。 

    電子政務建設與政府正在進行的改革,特別是加入WTO對政府職能的影響是一個互動的關系,不是獨立的,更不是對立的關系。有的領導擔心,現在正在搞改革,有的部門或職能要取消、合并,如果現在就上電子政務,會不會造成浪費?這種擔心不無道理。如果只是將某個政府部門的某些職能搬到網上,一旦這個部門與職能被撤消或合并,那這套電子政務系統就廢掉了。但如果是為一個區域政府搭建的共享平臺,而且軟件采用多層體系,具有很好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就可以適應政府體制和職能的不斷調整優化,而且,通過流程整合和信息共享,還可以推動政府機構的改革。 

    舉個例子來說,原來手工報稅,需要大量的窗口接待和錄入人員,改用電子報稅后,這些崗位就可以大幅度減少。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精簡人員,另一方面也可以轉化職能,加強稅務監管,加大稅源和稅收。再如,原來辦企業要到各個部門去辦登記,各部門都需要一班人馬、一套系統來建立企業管理數據庫,而實現各部門基本信息共享之后,一些部門和崗位就可以精簡了。因此,開展電子政務建設,有利于推動政府體制改革,有利于迎接加入WTO后政府面臨的挑戰。 

    四大體系:安全、標準、法律、應用 

    安全: 

    在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有關領導要特別關注安全問題。中央領導說過,沒有安全保障的電子政務工程,也是"豆腐渣"工程。在安全的考慮上,既要"反左",也要"反右"。在電子政務中,有的部門根本不重視安全問題,很多政府網站以及內部辦公系統甚至不設任何安全措施,很可能由此導致政府保密信息的泄漏,給政府形象以及經濟建設帶來損害;但也有一些部門過份強調安全性,聲稱沒有100%的安全就不上網。其實,世界上不存在最鋒利的矛,也不存在最堅固的盾,安全是相對的,絕對安全是不存在的。安全是以損失方便性為代價的,而且成本較高。 

    安全要進行分級管理,不同保密級別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安全措施,但不要隨意擴大保密的范圍,防止某些人以安全保密為借口阻止政務公開與信息共享。現在政府出臺了一些硬性規定,要求政府公務網(內網)與國際互聯網(外網)進行物理隔離,這種規定是必要的。內網與外網之間必然要進行信息交流,如何既保證物理隔離又可以進行信息交換,還必須盡快出臺相應的解決辦法。否則,這樣拖延下去,會造成資源浪費,也妨礙電子政務的開展。 

    標準: 

    現在各省市、各部門都在上馬電子政務。這種電子政務的春天是喜人的。但同時需注意,"不講規矩不成方圓"。大量的資金投入,建立起各種互不兼容的系統,只會形成新的部門屏障和地方保護壁壘,到頭來就會出現"秋風蕭瑟百花凋"的局面。因此,實現電子政務一定要經過"試點摸索、推廣總結(形成標準)、規模應用"三步曲來減少風險。 

    法律: 

    開展電子政務必然會出現一些現有法律沒有涉及的內容,也會出現和已有的法律法規發生沖突的地方,如電子簽名、網上申報的合法性等等。因此,立法部門要加緊研究,出臺相應的法律,促進電子政務的開展。但這一過程是比較長的,不能光等待。在試點階段,應當允許適當打"擦邊球",進行嘗試創新。 

    應用: 

    電子政務的靈魂是應用。開發一套電子政務系統容易,而要讓一套系統真正應用起來卻很難。其中,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因素要考慮。一是培訓,即對政府公務員的培訓以及對最終用戶的培訓。培訓作不好,系統就用不起來。二是運行支持。系統開通使用,會發生很多問題,有的是業務方面,有的是技術方面,政府單位要和開發單位組建相應的運行支持隊伍,進行適當的政府業務外包。三是雙軌制的問題。它有雙重含義,一層含義是指電子方式和紙面方式的雙軌制,兩者之間要很好地銜接和并行相當一段時間;另一層含義是指老系統與新系統的雙軌制。對于已經建立起來的系統,升級或轉換新系統時,一定要小心,要平滑過渡,否則會引起廣大市民的不滿。 

    電子政務涉及到方方面面,面臨諸多挑戰,本文僅是管中窺豹,期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