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叫醒工程”為何叫不醒政府網站?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3-22

    五六年前曾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市、縣、鄉三級政府上網的鄭州市,許多政府網站卻長期處于沉睡狀態。2004年6月,鄭州市政府實施了政府網站“叫醒工程”。但2005年1月由市政府委托的一家公司評估顯示,12個縣(市、區)和79個政府機關的91個網站中,有14家無法正常訪問或無網站,被記零分,60分以下的多達61.5%

    其實,在“政府上網工程”中,類似鄭州市的情況在全國許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此前不斷見諸媒體的記者調查和相關報道都明確顯示,有相當數量的政府網站長期處于沉睡狀態,成了“聾子耳朵”、“花架子”,成了損害政府形象的“形象工程”。 

    那么,為什么群眾的長期呼喚和領導的“高度重視”都沒有喚醒沉睡的政府網站呢?有人把政府網站稱為值得建設的“形象工程”,為什么一些官員恰恰不重視這項“形象工程”呢? 

    筆者認為,一些政府網站連“叫醒工程”都叫不醒,甚至無動于衷,這與目前一些官員中頗為盛行的“唯上”作風極不合拍,也與黨和政府大力倡導的“群眾滿意”標準相悖離。這種既不“唯上”也不“唯下”的表現,真是不可思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決定了一些政府和官員的矛盾表現呢? 

    固然,政府網站“叫不醒”,與部門負責人對網絡的陌生或輕視密切相關,可能是主要原因。因為一些政府負責人本身對網絡就沒有足夠的認識,有人甚至不知網絡為何物,更不知道網絡還可以展示政府形象,在網上還能為群眾辦事,連自己都沒有網上辦公的意識,怎么會重視政府網站建設呢? 

    同時,政府信息公開還遠沒有形成剛性制度,一些政府部門還習慣于傳統的“紅頭文件”、紙質載體和上傳下達發布政府信息,在發布政府信息時并沒有充分考慮到人民群眾這個最大信息受眾,人民群眾能否及時掌握和了解政務信息并不是政府優先考慮的事情。在這樣的環境下,所謂的政府網站這個“形象工程”并沒有成為名符其實的“形象工程”,不僅政府官員沒意識到它的“形象工程”價值,上級政府也沒有將這項工程納入“形象工程”予以考核。對于下級政府和官員來講,政府網站這張“面孔”可有可無,無關緊要。這說明,在政府網站這項“形象工程”上,群眾的價值判斷與政府官員的價值判斷是不一致的,群眾的需要和注意力,并不是政府官員的“興奮點”。 

    當然,我們也不能把責任全部推給政府部門和官員。一些政府網站叫而不醒,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政府網上工程”的缺陷,有關部門是不是對“政府網上工程”也有必要進行反思呢?比如,在“政府網上工程”中市、縣、鄉三級政府都上網,政府各部門也都建立自己的網站,擁有自己的域名,有必要嗎?是否涉嫌一哄而上呢?當初有沒有考慮到投資效益呢,有沒有考慮網絡人才問題呢?能否把網絡資源整合一下,實現綜合優勢呢?這樣既可以節省大量網絡資源,也可以節約不小的投資。 

    看來,政府網站“叫不醒”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們不能簡單地將責任歸結于某一方。它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問題,除了政府領導缺乏電子政務意識和便民服務觀念外,一定還有更為深層次的原因,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和研究,也許我們的“政府網上工程”的思路應該進行改革和調整。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