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先臣:電子政務進入一體化應用時代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3-27

     
    1、目前,我國電子政務市場的現狀是什么?未來的發展趨勢會怎樣?

    答: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從1993年的“辦公自動化”開始,以5年為時間跨度,電子政務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辦公自動化階段、政府上網階段、局部應用階段。

    近幾年來,隨著國內信息化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以及國家對電子政務重視程度的日漸加深,電子政務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特別是在2002年17號文件的指引下,我國各級政府圍繞著“兩網、一站、四庫、十二金”的發展重點,大力推動電子政務建設,各地階段性成果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

    但是,在熱鬧的市場背后,我們也看到,電子政務由于缺乏整體規劃,信息孤島現象嚴重。大多數電子政務建設還趨于表面化,僅處于信息發布基礎平臺建設和信息交互網上審批(辦公)階段,遠沒有深入到整合性應用中。“重概念輕實效”,“重電子輕政務”,“重新建輕整合”的現象依然很嚴重。

    2006年,將是中國國民經濟“十一五”規劃實施的第一年,也是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承上啟下、走向務實、深入“整合性應用”的關鍵一年。今年我國政務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具有“整合性”特點的縱向單位級應用(例如、金稅、金財、金審等)需求最為強烈,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提升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水平,都會產生深刻影響,并在管理、技術實現整合的基礎上,使行業信息化與區域信息化實現互動、良性的發展。

    在過去若干年間,政府信息資源難以有效共享的最根本的障礙不在于技術、電子,而在于管理,沒有強有力管理變革很難支撐電子政務的深入發展,2006的電子政務建設更注重單位性“整合性一體化應用”,這是也是政府努力推動政府職能轉變與變革的動力使然。

    財政信息化是電子政務的“核心地帶”

    2、財政信息化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是怎樣的?

    財政信息化的宏觀性之強、牽涉面之廣,是其他行業的信息化建設都難以相比的。用一句通俗的話講:“只要用了財政的錢,你就是財政得要管的一部分。”這還遠遠不是全部。跟財政部門打交道的,除了需要動用財政資金的企、事業預算單位之外,還包括非稅收單位、國庫和代理銀行,甚至還有人大、審計等政府監督部門。從信息化的角度來看,局部的“零敲碎打”似乎已經不能滿足信息系統長遠發展的需要。建立一套集中化、一體化的“大系統”,以此將各個業務流程銜接起來,并實現不同機構之間的互聯互通已成為財政信息化建設的大勢所趨。

    財政改革是財政信息化面臨的另一個挑戰。從部門預算、收支兩條線到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再到收支分類改革,政府正在加快財政改革的進程。同時,人大、審計部門也增強了對財政資金的監督力度。可以看到,現有的財政信息化系統已經難以跟上制度的變化,造成了系統建設資源的浪費。財政部門迫切需要更加開放性、可配置、可持續發展、具備高度柔性的系統,以適應財政業務管理的變化,走出“系統建成之日就是落后之時”的怪圈。”

    用友政務轉戰財政信息化

    3、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用友政務將如何調整自己的戰略規劃?其目的和意義是什么?(用友政務為什么會做這樣的戰略變革?)

    答:財政信息化橫向從局部應用走向整體,縱向從表層應用走向深度應用是大勢所趨。用友政務作為一家緊貼客戶需求的軟件企業,從套裝軟件提供商轉變成財政管理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正是順應市場發展的需要,也是用友政務核心優勢的體現。

    去年,用友政務就適時的調整戰略,聚集財政信息化,并取得突破性發展,銷售額比以往翻了一番。今年我們將著重采取一個中心,兩大轉變的策略,(即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從綜合性電子政務系統供應商轉變為專業的財政信息化方案提供商;從產品提供商轉變為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我們的目標是2006年,繼續保持穩定高速增長,成為國內營業收入與利潤最強的財政信息化服務公司。用友政務希望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專業的產品、專業的技術、專業的服務打造用友政務“財政信息化領域的領導者”品牌地位。

    用友政務扎根財政,專心致力于財政信息化建設,不斷創新服務,提供適用于金財工程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既是順應了我國財政管理的發展趨勢,也體現了用友政務的核心能力。用友政務將以推動財政信息化建設為使命,為我國財政管理及改革創新做出積極的貢獻。

    支持新戰略的“變身計劃”

    4、為了配合此次戰略調整,用友政務在產品研發及經營管理方面將做哪些相應的調整?

    答:用友政務始終與市場發展保持一致,并通過自身的前進推動中國財政信息化的發展。為了配合此次戰略調整,用友政務正在推動一項“變身計劃”,首先調整了公司的組織架構,同時強化公司運營管理、分支機構和合作伙伴網絡建設力度,從市場覆蓋面、客戶及銷售伙伴支持響應速度、銷售周轉率、信用管理等方面著手,提高公司按照國際化標準運作的能力和效率,目前,用友政務公司成為眾多財政機構信息化建設的首要合作者。

    成功的系統應用離不開設計科學的軟件產品,用友政務自主研發的財政管理系統全部是基于新一代業務基礎平臺(G-MAP技術平臺)開發的一體化財政管理軟件,采用“平臺+部件”的體系架構與開發模式,具備多項領先技術,其最大特點是架構的柔性化,延展性高,可以輕易適應包手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在內的等財政改革需求。今年用友政務將發布一系列新產品,以適應財政管理市場的新需求。在研發管理上,我們還將引入了IPD(集成產品研發)系統,使我們的產品更具科學性和實用性。

    我們所做的一系列調整,目的是讓我們與客戶需求貼近的更加緊密,更符合市場需求,從而推出更適合中國財政信息管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從財政做起的GRP新路線

    5、財政信息化只是電子政務建設的一部分,為什么用友政務在今年提出“扎根財政”這個口號,這會不會阻礙用友政務的發展?

    答:財政管理是政務行政管理的核心,它建設的好壞的,決定著整個政府信息化(GRP)建設的成敗。這就好比,企業信息化要先從財務管理入手一樣,只有將企業的財務管理基礎夯實了,才會擴展到ERP、CRM、SCM等全面的整合應用建設,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信息管理成效。近幾年,中國各級政府電子政務建設大多處于邊建設、邊摸索的階段,還未能實現其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政府網站建設、辦公自動化建設、部門業務信息化管理等,這些應用趨于表面,還沒有真正深入到核心應用系統建設上。隨著電子政務工程建設的深入及金財工程等金字工程的正式立項,政務信息管理將向縱深發展,專業化、整體化成為趨勢。今天用友政務扎根財政,未來用友政務將以財政信息管理作為突破口,逐漸向其它業務領域縱深拓展。借鑒用友軟件集團的發展思路(從企業財務管理入手,逐漸向其它應用領域拓展),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拓展模式更牢靠,更具優勢,也更有發展前景。

    政府不僅是國家信息資源的最大擁有者,也是最大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電子政務在國家信息化中占有核心地位,其市場潛力非常巨大。2005年國家對財政信息化投資為19.96億元,今年將高達25.03億元,其中,軟件投資將達到5.13億元。服務需求也將以39.15%的速度增長,這為用友政務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可以說扎根財政這條新路線,不但不會阻礙用友政務的發展,反而利于用友政務積累經驗,為未來的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