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級電子政務資源整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0-09-08

    隨著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電子政務資源整合已經引起政府、企業和學術界共同關注。如何打破電子政務建設中的體制、管理和標準等方面的問題,實現電子政務資源的整合、共享與應用,加大我國電子政務應用的進一步發展,滿足“低成本、集約化、見實效”電子政務建設的基本原則,已經是我們目前必須要解決的難題。

    電子政務資源整合是我國省級政府“十一五”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內容。整合已有的網絡資源,建成上聯國家,省、市縣統一的網絡平臺;整合政府門戶網站資源,對分散在各級各部門網站的系統進行整合、利用,更好地服務于大眾和企業;整合政務信息資源,實現政府跨部門的業務應用和工作協同,才會切實有效地發揮電子政務公共服務、市場監管、宏觀決策的重大作用。《2006 - 2020 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把政務信息資源的整合列為電子政務建設的首要戰略行動,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將在未來若干年內持續成為電子政務的戰略重點和建設熱點。

    因此,亟需加強對省級電子政務資源整合的研究,對網絡、網站和政務信息資源三方面提出合理的整合解決辦法,把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納入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軌道,保障和促進電子政務應用和發展。

    省級電子政務資源現狀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正逐步從簡單的政府上網和辦公自動化階段,向政府協同辦公、為公眾服務的資源整合階段轉變,網絡平臺建設由“粗放分散”向“集約統一”轉變,應用服務從“簡單務虛”向“深入務實”發展。我國省級電子政務建設步伐更是明顯加快,各地各部門領導高度重視,政府門戶網站上可以實現許多行政許可事項,協同辦公系統應用也得到加強,省級電子政務發展進入重要的資源整合應用轉型時期,總體呈現出“網絡平臺趨于整合,公眾服務漸成主流”的主要特征,電子政務資源整合取得一定成績。但是,在整合工作中的體制、管理和標準等方面的問題,“縱強橫弱”、“條塊分割”和“信息孤島”等現象仍然存在,自成體系、重復建設問題未能得到根本解決,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尚未形成,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還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由此造成了信息資源難以共享。到目前為止,電子政務還沒有形成明顯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具體來說,主要有如下幾點表現:

    1 、對電子政務資源整合與應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統一的政務網絡、門戶網站以及政務信息資源整合應用,似乎是為了滿足國家的檢查、“面子工程”而做,不知道電子政務建設的真正目的是做什么,對電子政務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要進行資源整合,表現為“力不從心”。

    2 、省級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建設存在一定的滯后。特別是電子政務外網平臺,部分省市至今都沒有建設。某些從事電子政務建設的同志,分不清政務外網與互聯網網站的區別,認為有了政府門戶網站,就不需要建設省級統一的政務外網。致使省級網絡資源整合存在很大的“錯誤導向”,信息資源整合和業務整合應用就無從談起,導致電子政務效益低下,應用表現不明顯。

    3 、省級門戶網站整合應用不夠。目前,“政府信息公開”已經成為省級政府網站的重要內容。實現多個政府職能部門的聯動服務,包括聯動審批、聯動監管和聯動執法等,實現“一站式”政務大廳,打通“信息孤島”,實現政府各部門間資源整合的政府網站還“為數不多”。由于沒有實現統一的政府網站群資源,導致無法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省級政務網站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安全隱患。

    4 、政務信息資源建設開發標準規范不健全,造成了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各部門、各系統、各數據庫之間缺乏信息共享機制與手段,部門信息一直處于封閉或半封閉的狀態,造成信息資源條塊分割,形成信息孤島,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相當嚴重。

    5 、缺乏強有力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管理協調機構。信息資源的開發應用需要跨部門協同作戰,需要各部門有效地參與、管理、規劃與協調。受現行體制下的利益分配關系驅使,許多部門各自為政,信息共享性較差。有些部門認為擁有信息越多,權力就越大,不愿信息共享,導致系統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效益,從而造成大量時間、精力和資金的浪費。

    省級電子政務資源整合的對策

    ( 一) 加強省級政府網站整合應用水平,實現資源共享應用

    “整合資源、服務社會”是電子政務建設的目的。我國政府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過程中,省級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程度,政府門戶網站電子政務的應用水平,已成為衡量省級政府服務社會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要積極務實地推行電子政務,推動政府網站、數據庫和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增加政府網站的便民服務應用項目,豐富服務內容,增強服務功能,促進政務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一是要推進政務公開,實現網站資源整合應用。按照“嚴格依法、全面真實、及時便民”的原則,進一步加大政務信息發布力度,拓展政務公開的范圍,有力推動了省級政務公開工作深入開展。省政府門戶網站應能整合省級政府網站資源,發布省級性的重大新聞、重要政策,提供進入省政府各部門、市、縣政府網站的統一入口。省政府門戶網站,欄目功能設置充分考慮了推進政務公開、改善公共服務、增強公眾互動等有效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核心需求,力圖通過門戶網站,集中提供全面、權威的政務信息;統一省級政府系統網站總入口,提供精心設計的政務資源目錄和網站導航功能,準確引導訪問者到相關政府網站;整合省級各類網上辦事服務資源,通過立體化、規范化的整體展示,全面提升了省電子政務的整體網上辦事服務能力,為省企業、居民提供更加直觀、便捷的咨詢平臺,在“信息孤島”之間架起了橋梁。要充分發揮“門戶”效應,實現與省級各級政府門戶網站,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網站的有效鏈接,促進了資源的整合和充分利用。

    二是要采用政府網站群架構,實現政府資源整合應用。為提高我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水平,加快政府各部門網站建設,避免分散建設、重復投資、以及重復規劃、標準技術路線混亂的弊端,對分散在各級部門網站系統的信息進行整合、利用,更好地服務廣大網民和政府各級機構,是政府門戶網站建設面臨的一個迫切要求。建立統一管理、統一部署、統一標準、統一規范的“政府門戶網站群”也是目前省級政府電子政務發展到新的歷史階段的任務。即:開發共享共用的網站群體系,在建強政府門戶網站的同時,建立起以政府門戶網站為中心主站,以部門級網站及其應用為基礎支撐的若干子站,形成若干主站與子站的集合,形成統一規范的網站群體系。這種思路,既可加快網站建設和網站部署的步伐,又可統一標準,實現資源互通共享,提高政府網站建設的水平,還可節省大量投資。

    在涵蓋目前門戶網站功能的基礎上,搭建門戶網站群整體框架,建立省級各級政府統一對外的門戶和窗口。對各級市、縣門戶網站和各市縣專業網站實施有效整合,實現政府網站群的統一導航、分類、搜索和統計。形成門戶網站對各類應用系統的整合標準和機制,實現門戶網站群集中展現、各系統分布式管理的模式。通過政務公開、網上辦事、網上咨詢及投訴等應用提高政府的服務意識和能力。

    ( 二) 加快建設省級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實現網絡資源整合應用

    按照標準統一、功能完善、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要求,構建和完善省級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省、市、縣三級城域網和省到市、市到縣三級廣域網),有條件的縣要延伸到鄉鎮,互聯互通各地、各部門辦公網絡,與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實現對接,為各級政務部門提供安全、高效、優質的網絡服務。

    省級電子政務網絡由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構成,省、市、縣三級政務部門要通過統一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政務內網是省級黨政機關內部的辦公網,主要運行內部公文等信息,實現協同辦公,與公眾網絡和其他外部網絡實行物理隔離。政務外網是在公共網絡平臺上構建的服務社會的業務系統,各部門網站通過公共網絡與政務外網綜合門戶網站鏈接,并在與公共網絡連接端口處采取必要的邏輯隔離措施。省、市信息化管理部門要認真協調,推進電子政務統一網絡的建設。

    一是要加快省級政務內、外網建設,實現網絡資源整合。盡快實現省級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的整合,逐步規范和完善基礎設施。已建的政務專網根據實際應用的需要,要逐步整合到省電子政務內、外網中來。建立省級電子政務網管中心,負責省級電子政務網絡的規范、設計、實施、管理與運維。

    二是要依托省級電子政務網絡平臺,架構其他重要平臺和應用系統,實現資源共享。依托省級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充分利用各專業部門的專項應急指揮設施和資源,建立健全固定、機動、現場三大互聯互通、靈敏快捷的指揮系統和信息平臺,并與部隊、武警等指揮設施實行應急聯動,為省應急指揮中心實施及時、可靠、多手段、不間斷應急處置指揮提供有力保證。

     在省級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的基礎上建設和完善省市兩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現省各有關部門信用信息聯網互通,逐步把信息歸集和使用范圍擴大到市、縣。提高歸集信息質量和利用效率,充實數據內容,加強數據分析,保障信息交換,完善聯動監管。各市建設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技術規范、數據標準等要與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銜接,確保能與省平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建立完善電子政務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按照統籌規劃、統一標準、保障發展的要求,以密碼技術為基礎,以身份認證、授權管理、責任認定等為主要內容,分級建設與管理網絡信任體系;統一規劃電子政務應急響應與容災備份體系,建設省、市兩級災難備份中心,形成互為備份的信息保障系統。

    三是要建設省級移動電子政務平臺,實現有線和無線的互補,提高政府辦事效率。隨著無線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無線網絡技術在政府領域的深入應用,電子政務將從“有線時代”走向“無線時代”,政府部門也將從“有線政府”變成“無線政府”。加快建立省級統一的移動電子政務平臺,移動政務平臺可以在省電子政務網平臺上實現相關的應用系統,為省內各政府部門及有關機構提供內部辦公短信服務應用,包括會議通知、辦公通知、事務提醒、個人短信等。另外,還可以面向公眾提供政務信息、民生信息等短信服務和門戶網站W A P 信息服務。移動電子政務平臺實現電子政務系統的延伸,既是對傳統的電子政務的補充和完善,也能充分利用辦公人員的手機、筆記本等移動設備,提高辦事效率,使政務與民眾的溝通和服務更及時。

    ( 三) 加大省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的力度,滿足各級政務部門的信息共享需求

    政務信息資源整合是一個為了某種應用目的對政府業務和信息資源進行梳理、分類、組織、標準化,以滿足政務業務協同對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需求的過程。它不只是一個技術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建立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管理機制與規則的過程。同時,政務信息資源整合應體現政務信息資源與政府業務之間的關聯性,以滿足政務業務協同對信息資源共享的需要。

    1. 加強省級基礎數據庫的建設,推動政務信息資源整合應用。

    以人口數據庫、法人單位數據庫、自然資源與空間地理數據庫、宏觀經濟數據庫和政務信息資源數據庫為基礎,以部門重點業務系統和跨部門重點應用系統為重點,推動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基礎數據庫實行物理上分別建設,邏輯上統一管理。各基礎數據項的責任部門在建設和應用過程中,要按照“一數一源多用”原則,不斷豐富基礎信息資源,保證數據項準確完整和及時更新。依托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和基礎數據庫,按照條塊結合、縱橫聯合的原則,實現政務信息資源有序采集、更新和應用,實現政務信息資源在同級政府各部門間的橫向交換、共享和公開,以及政務信息資源的縱向傳輸,滿足各級政務部門的信息需求。

    2. 實現基于目錄體系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是解決省級資源整合應用的關鍵因素。

    從政務信息資源的特點和應用需要來看,政務信息資源與政務活動密切相關,政府信息資源產生于政府活動的各個環節和部門。在政府的政務活動中,政務部門在履行職能、辦理業務和事項中隨時都需要和產生政務信息資源,它的存在和分布是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域的,并且大部分政務信息資源隨著政務業務的開展不斷產生和變化,是一種與政務活動相關的動態信息資源。所以,政務信息資源的整合應體現政務信息資源與政府業務之間的關聯性和動態性,建立以業務需求為依據整合政務信息資源的機制,以滿足協同業務對信息資源共享的需要。 

    基于目錄體系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可以根據業務需要,依靠政務信息資源目錄以各種方式整合政務信息資源。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描述和記錄了政務信息資源的名稱、業務屬性、主題、分類、來源、提供部門等各種屬性,即信息資源的元數據,通過元數據描述協同政務流程的上下環節關系和信息資源共享的需求。據此,既可以通過信息資源元數據(資源目錄)直接查詢和定位政務信息資源;也可以在業務運行的過程中通過交換服務目錄由交換體系實現政務信息的動態交換和整合,保證共享的信息資源是最新的和準確的。

    根據協同政務信息共享的需要,基于目錄體系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還可以在政務部門內部進行全面的業務梳理和信息資源調查,編制部門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對部門信息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同時可以根據某個應用主題,站在跨部門的角度進行業務梳理和信息資源調查,根據業務需要明確部門間的信息共享需求,建立政務應用信息資源共享目錄,如應急指揮、領導決策等信息資源目錄,為實現跨部門的按需整合和共享政務信息資源提供依據和基礎。

    因此,基于目錄體系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具有業務驅動、按需整合,滿足信息整合整體性原則及標準化的優勢,可以支持在協同政務中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需求,同時可以適應政務信息資源隨業務動態變化的特點,保證整合的政務信息資源及時準確,是實現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的先進手段,是政務協同建設的基礎設施。(文章原題:《省級電子政務資源整合研究》;作者單位:江蘇省信息中心)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