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52號》解讀
    來源: 無線電管理局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12-10

    為促進各類無線電業務和應用健康發展,進一步規范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下稱“微功率設備”)的管理,維護空中電波秩序,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2019年第52號公告,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問:什么是微功率設備,它的應用有什么特點?

    答: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相關決議和建議書,微功率設備具有發射功率小、傳輸距離短、設備數量多等特點,一般是指提供單向或雙向通信,且對其他無線電設備僅具有較低干擾可能性的無線電發射設備。多數情況下微功率設備與相關頻段內的無線電業務能夠共用頻率,并遵循不對其他無線電業務產生有害干擾,也不得提出免受有害干擾保護要求的使用原則。

    問:我國微功率設備管理的歷史情況?

    答:我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對微功率設備實施系統管理。1998年,原信息產業部發布了《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設備管理暫行規定》(信部〔1998〕178號),并隨文印發了12類微功率設備及其技術要求,明確了微功率設備的范疇。2005年,原信息產業部修訂了《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設備的技術要求》(信部無〔2005〕423號),修訂發布了通用微功率設備、通用無線遙控設備等14類微功率設備及其技術要求,規定微功率設備無需辦理頻率使用許可和臺站執照,但應當取得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準證。

    問:為什么要制定該公告?

    答: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下稱《條例》)修訂發布,明確國家規定的微功率設備無需辦理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無線電臺(站)設置、使用許可和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準。

    為貫徹落實新修訂的《條例》,規范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管理,維護空中電波秩序,需要明確微功率設備范疇,劃清管理邊界。此外,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應用和新技術,一些技術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原有微功率設備管理的文件的部分條款也已不適應形勢發展。因此,需要對微功率設備的管理文件進行修訂。

    問:公告制定過程是怎樣的?

    答: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了微功率設備研究工作,主要過程如下:

    一是制定公告初稿。對以往發布的微功率設備管理相關文件進行了系統梳理,結合微功率設備的新應用與新技術,形成公告初稿。明確微功率設備范疇,規范微功率設備的生產、進口、銷售和使用的管理與技術要求。

    二是廣泛聽取意見。考慮到微功率設備應用范圍廣、涉及領域多,于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先后兩次向社會公開征求了意見。同時,還征求了國務院相關部委、各省(區、市)無線電管理機構的意見,并對上述意見進行了認真梳理和逐條分析,與產業界進行了多輪次溝通和協調。

    三是對重點問題開展專題論證和專家咨詢。對于涉及的重點問題、重點頻段,組織相關單位和專家進行了深入的兼容性分析和測試論證工作,為公告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撐。2019年6月,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專家咨詢會,根據專家意見和公開征求意見的反饋情況,進行了進一步完善。

    問:公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本公告明確了微功率設備相關管理要求,規范了微功率設備生產、進口、銷售和使用的各個環節,并明確了微功率設備的范疇和管理邊界。

    一、公告正文共10條內容,包括微功率設備的范疇,頻率、臺站和設備管理要求,干擾處理原則,特殊場景使用要求,產品說明內容,部分設備使用過渡措施等。

    二、公告附件中明確了最新的微功率設備種類。包括通用微功率設備、通用無線遙控設備、無線傳聲器等八類,并對其工作頻段、發射功率、工作帶寬等射頻技術要求進行了詳細規定。

    三、根據管理和應用需要,公告中將原明確參照或者按照微功率設備管理的部分設備從微功率設備中移出,另行制定有關管理規定。

    問:我國指定用于工業、科學及醫療(產生射頻能量,以下簡稱ISM)應用的頻段有哪些?與其他國家或者區域有何不同?

    答:在我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及其中腳注5.138和5.150,6765-6795kHz(中心頻率6780kHz)、61-61.5GHz(中心頻率61.25GHz)、122-123GHz(中心頻率122.5GHz)、244-246GHz(中心頻率245GHz)頻段用于ISM應用,但其使用須經無線電主管部門給予特別批準;13553-13567kHz(中心頻率13560kHz)、26957-27283kHz(中心頻率27120kHz)、40.66-40.7MHz(中心頻率40.68MHz)、2400-2500MHz(中心頻率2450MHz)、5725-5875MHz(中心頻率5800MHz)、24-24.25GHz(中心頻率24.125GHz)頻段也用于ISM應用,在這些頻段內工作的無線電業務必須承受由于這些ISM應用產生的有害干擾。

    國際上,433.05-434.79MHz(中心頻率433.92MHz)頻段是國際電聯第一區部分歐洲國家指定用于ISM應用的頻段,902-928MHz(中心頻率915MHz)頻段是美國等國際電聯劃分的第二區國家指定用于ISM應用的頻段。與歐美相比,包括我國在內的大部分國際電聯第三區國家在100MHz-1GHz頻段中沒有指定用于ISM應用的頻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上述指定用于ISM應用的頻段也劃分給了無線電業務使用,不論是ISM應用還是符合劃分的無線電業務,都可以使用上述頻段,但均要符合我國無線電管理有關規定。

    問:在我國允許微功率設備使用的頻段主要有哪些?

    答:國際上,微功率設備使用的頻段均與無線電業務或ISM應用的頻段共用,國際電信聯盟并沒有給微功率設備指定專用、獨占的頻率。

    在我國,允許微功率設備使用的頻段亦是如此,一是共用指定用于ISM應用的頻段。在這些頻段內ISM應用可能對其他無線電應用產生有害干擾,在大部分ISM頻段允許微功率設備在滿足規定技術條件下共用。二是共用無線電業務使用的頻段。考慮到微功率設備發射功率小、傳輸距離短,結合我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劃和使用實際情況,在對同一頻段內依法已經開展或將來開展的無線電業務不會產生有害干擾的前提下,符合相關管理規定和技術要求的微功率設備可使用部分非ISM應用的頻段,即共用無線電業務使用的頻段。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