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志耘研究員在上海某研究所作了題為《人工智能與未來產業》的演講。趙志耘表示,人工智能是大數據的核心,只有人工智能擁抱了大數據才能實現算法和價值增值,實現人機協同。人工智能是智能發展的前沿,將引領未來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方向,也會決定未來產業的成敗。
針對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未來產業,趙志耘表示,主要是通過對傳統產業的轉型提升來實現。
智能制造業:工業4.0讓制造變“智造”,比較典型的傳統產業實現智能智造的有德國的西門子安貝格智能工廠和中國的中車青島精益數字工廠等。作為決策助手的“挖掘機指數”可以洞察中國經濟狀況,借助于大數據和物聯網的技術,通過機械與網絡的連接,形成基礎建設行業的全景動態地圖,通過人工智能使精益落地生根。
金融科技業:金融科技是指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它能創造新的業務模式、應用、流程或產品,從而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或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響。金融科技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手段可以讓資本自動地找到需求對象,讓資本服務實體經濟。
傳統房地產業升級改造:新型房地產行業將逐漸轉型,從以往的“買地、建房、賣房”向打造“產業復合化、生態一體化”的思路發展,分為多環節價值分析、精準營銷和一體化服務管理模式,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基礎上來實現。
文娛產業:拓展現實XR(AR,VR,MR的整合產物)產業,重新定義生活。XR是將虛擬內容拓展到現實世界的新型產業,是人類感官的延伸。未來幾年,XR產業市場將成為智能工程流程領域的主要增長來源,例如通過AR眼鏡實現工業大量設備狀態監查的自動化,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MR技術獲取預購產品的體驗信息等。
互聯網信息產業:人工智能可以助力產業創新發展,AI攜手互聯網信息產業共進退。例如華為的AI分析綜合平臺,其深諳行業ICT轉型的需求,從數據、到洞察、到形成商業模式,華為在實現價值的各個階段為業務運營、業務調度提供大數據分析的綜合平臺解決方案,通過聯合創新、深度探索運營商新的盈利增長點。
智能醫療和健康養老:社區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將是最有發展前景的領域,通過對接移動App、健康管理智能硬件等手段優化養老服務。智能分析技術的成熟,將使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得到跨越式發展,在低功能、微型化智能傳感器,健康狀態實時分析和健康大數據趨勢分析等方面都有強大的應用前景。
智能物流產業:以南京的運滿滿為例,它是全球最大的智慧物流信息平臺,基于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依托中國公路干線物流最大的數據庫,以復雜事件監測分析和處理技術、大數據智能分析決策技術創新為重點,基于嵌入式與定位追蹤的智能調度平臺,實現了服務車主與貨主的智能車貨匹配、智能實時調度,顯著提高了公路干線物流貨源、車聯、路線、價格匹配速度、精準度和運輸組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