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政務也需“開胃小菜”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5-10-21

        筆者曾經看到過兩條消息:一是說自1996年我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來,一大批城市貧困人口通過享受低保解決了生活困難問題。

    但是,在低保制度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至今難以解決的問題,其中就包括低保申請人收入審查核實問題。國務院1999年9月發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中規定,低保申請人收入審查核實只要求申請人提供戶籍、收入等證明。民政部門可以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進行調查核實。

    另外一則是,我國于2003年8月1日起實施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中規定: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應當勸導受助人員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單位,對查明住址的,及時通知其親屬或者所在單位領回;對無家可歸的,由其戶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妥善安置。但我國多數城市中,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長期以來存在著因流浪乞討人員難以確定身份,查找戶籍地困難而無法送回的問題。

    享受低保的人員和城市流浪乞討人員都屬于社會弱勢群體,對他們的關懷和幫助是一個負責任社會的標志,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可上述兩則消息反映出的問題是,這兩部分人員因其基本信息和數據難以界定,因而管理上存在漏洞和難點。如果能夠準確采集兩部分人員的基本數據,并且能夠提供聯網服務和管理,就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完整的數據庫建立后,政府可以準確掌握兩類“弱勢群體”的身份和基本資料,不再為信息缺乏而發愁,就可以有針對性為他們開展服務。

    深圳民政部門正是通過這樣的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到了實處。

    據報道,為實現低保工作從申請、受理、核準、審批全程的信息化、網絡化,深圳市民政部門將建設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網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務系統”,建立社會救助計算機信息交換系統,形成完整的全市困難群眾數據庫,以便在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開展救助幫困活動時提供及時、快速、準確的信息服務和運作平臺。

    同時,深圳市民政部門還設想通過建立方便快捷的救助網絡,促成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在流入地與流出地之間的聯網,以解決長期以來部分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難以查找戶籍地,無法送回等問題。完整的數據庫建立后,政府可以準確掌握兩類“弱勢群體”的身份和基本資料,有針對性地為他們開展服務。

    衡量電子政務成效成敗與否的關鍵在于為政府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提供有效性支持的實現程度。深圳市民政部門實施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務系統”,通過對被管理人員在流入地與流出地之間的聯網,有效解決了職能管理中的難點問題。

    深圳民政部門的舉措談不上有什么創造性,但給我們的啟示在于,如果說電子政務如果是一桌“盛宴”的話,務實解決具體問題的舉措手法就好比是烹制一道可口的“小菜”,因其貼近老百姓而廣受歡迎。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