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利益循環機制” 推進電子政務發展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4-17

    從歐美發達國家到非洲欠發達國家,政府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電子政務是各地政府對內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對外提高服務水平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測評電子政務對外服務項目的績效呢?國際上各種評估方法共同的一點是強調電子政務服務的普及程度,也就是說有多大比例的公眾接受了信息化的政府服務。提高普及度的關鍵一環,是在對政務信息化系統規劃的時候強調系統的“經濟性”。 

    4月1日上午7時起,北京市710個發卡充值點全面發行市政交通“一卡通”。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已經制卡380萬張。從5月10日起,北京公交、地鐵將同步啟用月票卡的刷卡功能,這標志著北京公交全面進入刷卡時代。“一卡通”在北京不是新事物,早在2003年12月31日,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系統就已經在巴士公司121條線路、5169輛公交車和地鐵13號線上全線開通應用。 
    但其發展卻頗為緩慢,甚至一度還出現了倒退―――很多公交車輛裝了“一卡通”讀卡器后又卸載,只留下些零落的電線,讓人們回憶讀卡器曾經的存在。與北京成鮮明對比的是,類似的“一卡通”系統在國內很多地方推廣順利,2005年8月的蘭州還出現了群眾從凌晨兩點開始排隊搶購公交卡的“壯觀”景象。 

    同是公交“一卡通”,為何在不同的地方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北京市民持卡買票并不享受任何優惠,而且自己還要支付30元的押金;而蘭州市民搶購的公交A卡,在乘車買票時則享受25%的優惠。 

    從現金交易到用卡購票,我們可以說出很多好處,例如避免大額鈔票無法找零錢的現象,防止病菌通過鈔票傳播,提高公交車輛的自動化程度,減少售票員的勞動負擔,甚至取消售票員編制、節省開支。但是,人的使用習慣是有惰性的,對于很多習慣了傳統購票方式的乘客而言,在“一卡通”不是強制性應用的情況下,那些所謂的“優點”離他們太遙遠,如果沒有優惠的刺激,很多人不會主動嘗試新鮮事物。 

    此次北京重新大規模推廣“一卡通”,就在吸引用戶方面做了努力。使用本次發行的“一卡通”乘坐月票無效線路車輛時,乘客可享受八折優惠。可以說,這個改變為“一卡通”走向良性運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除了“一卡通”案例之外,我們周邊很多電子政務項目也有類似問題。例如一些城市的政府網站、在線納稅系統、社區信息化項目、信息亭,很多都因為無法吸引足夠多的用戶而成了“擺設”,甚至導致系統被關閉。對此,我國著名信息化專家、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胡小明認為,推廣系統的關鍵是建立“利益循環機制”―――“其難點在于業務的可持續性。例如社區便民服務,難點不在軟硬件設計,而在于業務本身的可持續性,能否建立有利于擴大再生產的利益循環機制成為關鍵。” 

    “建立有利于擴大再生產的利益循環機制”,法國政府的做法值得借鑒,法國政府制定了對在線提交稅務申請的公民進行獎勵的規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多法國人開始嘗試并習慣于利用互聯網提交稅務申請,以獲得政府的經濟補貼;而這樣做稅務部門可以減少將紙質表格輸入到信息系統中的工作量和相關成本,有利于擴大再生產的利益循環機制成功建立,政府和百姓雙方皆大歡喜。 

    為了進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設,電子政務系統的規劃部門應該充分考慮如何鼓勵用戶接受新的信息化系統,以消除他們的“使用惰性”。除了單純的經濟獎勵外,精神獎勵及其他非物質的獎勵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例如在城市管理領域,單純靠城管隊員是無法全面、及時發現問題的,而到目前為止,自動監控系統還沒有普及。因此,如果可以借助普及率非常高并且具有個性化的手機作為輔助手段,打造有效的“利益循環”機制,鼓勵廣大市民向有關部門報告城管方面的問題,或許是一種理想的城市管理解決方案。 

    對于很多市民而言,利用手機發送短信或者打電話的成本并不昂貴,他們真正關心的是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政府利用市民隨身攜帶的手機使城市管理的一些問題獲得解決,可以有助于激發市民的“榮譽感”;還可以記錄公民通過手機報告問題的次數,對其進行適當的獎勵;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之后,還可利用此法來提高其社會信用指數。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