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缺失,電子政務建設淪為“燒錢工程”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5-15

    5月11日,中國“數字城市”建設高峰論壇在揚州舉行,電子政務流弊成為爭論焦點,多位權威專家直言:政府上網,必須面向社會,以公眾需求為本,注重效益和效率,解決網上公共服務缺失,否則,忽視應用,與需求脫節,電子政務只會淪為“政績工程”、“燒錢工程”! 

    “網上政府理應比現實政府更好!”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委員高新民說,提供講究實效、人人受益的公共服務,是社會對政府信息化的最大需求。推進電子政務,應與政府職能轉變相結合。據歐盟最新研究報告,電子政務分四個階段。首先是“基本在線”,把政府管理搬上網。其次是各部門“在線服務”。再次是“創新轉型”,按業務流程,在網上提供跨部門公共服務。最后是“新型治理”。這是個空前開放、民主的新型政府,包括企業、公民,所有的利益相關者,隨時能進“市政大廳”,表述意愿,碰撞互動,參與公共事務管理。

    當前,國內電子政務還屬于基礎階段。全國政府網站超過1萬個,每年電子政務投入達上百億元。不過,從提供公共服務角度來看,政府網站卻是十網九空!多數政府部門上網,還是以部門為中心,以管理為中心。網上內容,要么摘摘抄抄,不知所云;要么盯著部門活動、領導講話,搞得像黑板報。所謂“便民服務”,就是天氣預報、話費查詢之類。以部門為中心,衍生網上條塊分割,部門分割,各鋪各的攤子。如此網上政府,難以吸引社會眼球,大家不知政府網站有何服務,應用很少。即便用了,也不方便――各部門缺乏整合,老百姓上網辦事,一家一家“跑斷腿”!

    在現實時空中,政府正在轉變職能,整合分散的公共服務,推出一站式行政中心,方便企業和群眾。到了網上,怎么出現倒退?

    網上政府出現的問題,不是網絡的錯,恰恰反映了現實政府的體制弊端。為什么各部門不愿把所有行政審批放上網?技術不成問題。一旦審批上網,必須按指定收費標準,在規定期限內辦好事。權力運行“陽光化”,少了“彈性”,少了尋租機會,誰還愿意?為什么不能按服務項目,跨部門組織網上公共服務?利益部門化是根本。新辦一家企業,要上多少部門網站登記?工商、稅務、質檢、外經貿……有的審批職能網下重疊,網上打架,辦事者只得重復報批,進一個門交一遍錢。而有的公共服務,無利可圖,網下部門踢皮球,網上也是無人管。部門整合服務不成,共享信息也不成。有的部門封鎖信息,打著保護隱私,保護企業商業秘密的旗號,逼你拿錢來買。

    作為公共部門,提供完善便捷的公共服務,是現代政府最重要的職能。政府上網燒錢多,效果差,核心在服務意識缺失。社會需要政府網站干什么?做好公共服務。明白這點,政府上網才能鎖定服務,才能整合起來,集中服務。從方便公眾來說,無論從省到鄉鎮(街道),還是橫向各個部門,完全可以掛到一個平臺上。專家們呼吁,要“軟”“硬”并舉――用紅頭文件,用財政手段,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業務流程,協調部門利益,突破網上部門割據。少鋪攤子,省了信息化成本,也省了社會辦事成本。今年,北京對69個政府部門的業務流程逐一梳理,希望以需求為中心,提供跨部門網上服務。

    改善網上公共服務,效益導向很重要。這方面,英國人經驗值得借鑒。幾年前,英國政府花了8000萬英鎊,建好龐大的網上政府。到2005年,政府如愿以償,把所有政府部門,所有管理事項搬到網上。然而,他們很快發現,網上政府門庭冷落。于是,政府把網站名字由“英國在線”改為“直接政府”,經營重心也從管理轉向服務。他們聘請專業中介,向企業和民眾調查:為何不上政府網站?希望得到哪些網上服務?等等。按調查結果,網上政府重建服務體系,按大眾最旺盛的需求,按年齡、方式等個性化需求,為所有群體開展公共服務。網上政府還培育連鎖經營。在商業銀行網站開設窗口,銀行用戶登陸銀行網站,除了辦跟錢有關的事,還能辦理與政府有關的事。政府聘請第三方機構,調查公眾對網上政府滿意度。

    信息化是21世紀人類社會進步的火車頭。作為制造業大省,江蘇政府信息化進展很快,“兩橫一縱”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初步建成,縣以上政府90%建立政府門戶網站。希望江蘇政府上網走快走好,為全國樹個樣板,讓更多群眾足不出戶,輕點鼠標,能辦更多事情。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