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我國電子政務將呈現八大發展趨勢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12-21

    2006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在這一年中,我國電子政務大事眾多、形勢喜人。1月1日,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正式開通;3月19日,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印發了《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5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推進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建設的意見》的通知;6月12-13日,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電子政務工作座談會。此外,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家電子政務建設“十一五”規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的指導意見等一批重要文件正處在送審之中。這些都是我國電子政務發展道路上的重要事件,不同程度地影響或決定著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方向。結合2006年的發展態勢,筆者認為2007年我國電子政務將呈現八大發展趨勢。 

    趨勢一:電子政務將走向協調發展階段,頂層設計將在發達地區展開。 

    《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的出臺,是我國電子政務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事件,不僅清晰地描繪了我國電子政務總體結構形態,而且指明了我國電子政務未來一個階段的價值取向和發展方向。在總體框架的指引下,電子政務的服務、業務、應用系統、信息資源、基礎設施、法律法規標準化和管理體制等各方面的整體性和協調性將顯著提高,電子政務將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進。為貫徹總體框架精神,2006年下半年上海、北京已經著手本地電子政務總體框架設計工作,2007年其他信息化領先地區也將紛紛開展類似工作。 

    趨勢二:面向居民和企事業提供服務,將成為各地電子政務發展主旋律。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電子政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任務,要求從保障公眾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和表達權出發,推進公共服務信息化,及時發布公共信息,為群眾生活和參與經濟社會活動創造便利條件。《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提出了“服務是宗旨”的理念,要求電子政務要把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2007年,在中央指導和要求下,我國各地電子政務建設將重點圍繞面向居民和企事業單位提供服務展開,“服務是宗旨”的理念將在各地普及。 

    趨勢三:各地電子政務工作重心將轉向對政務信息資源利用的分析研究。 

    《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提出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是電子政務建設的主線,也是電子政務發展的必然要求。要提高各政務部門業務協同水平和電子政務績效,政務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公開是核心。2006年國家有關部門組織部分地方圍繞政務部門間共享信息資源開展了調查和梳理工作,北京市信息化主管部門圍繞政務信息資源也開展了大量基礎性研究工作。2007年政務信息資源的分析研究工作將會得到很多地方政府的重視,并且很多地區將會把電子政務工作重心轉向對政務信息資源的公開和共享利用研究上。 

    趨勢四:政府網站將從主要承載信息公開逐步轉變為主要承載公共服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的正式開通,不僅標志著我國完整的政府門戶網站體系的形成,而且極大地激發了各地對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熱情和對“網站服務”的重新定位。“要從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務向注重公共服務轉變”,這是曾培炎副總理在全國電子政務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五個轉變”要求之一。國家有關部門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政府網站的績效評估工作繼續進行,評估更加突出了網站的公共服務水平。這些事件的發生,將決定2007年我國的政府網站,將從主要承載信息公開逐步轉變為主要承載公共服務。例如,北京市政府門戶網站“首都之窗”將2007年定義為“服務年”。 

    趨勢五:部門間信息共享意識將明顯提高。 

    信息共享,無疑是進入“十一五”后我國電子政務推進過程中最頻繁提及的詞匯之一。信息共享是電子政務自身發展規律和我國現存行政管理模式之間的矛盾產物,電子政務效能的發揮要求政務部門間必須實現充分的信息共享,但是我國行政管理的“條塊分割”現象存在多年。電子政務的出現,也為政務部門間信息共享提供了有效的技術實現途徑。經過2006年的沉淀,2007年,我國各級政務部門間信息共享意識將會明顯提高,通過科學的信息系統設計和有效的共享技術途徑建設,各政務部門間的業務協同程度將會得到較大改善。 

    趨勢六:新建應用信息系統之間將實現互聯互通,“煙囪”現象不再出現。 

    電子政務的“煙囪”現象,在“十五”結束之年被有關專家提出并建議要在“十一五”期間格外重視并盡快消除。為此,國家有關部門做出了大量工作,成績赫然。曾培炎副總理在全國電子政務工作座談會上,重點提出了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的要求,對已建、在建和新建等三類不同信息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提出了明確指示。據稱,有關部門將把信息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設計,作為未來新建信息系統立項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2007年我國新建應用信息系統之間將會真正實現互聯互通,“煙囪”現象逐漸減少。 

    趨勢七:各地陸續啟動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建設,建設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成工作重點之一。 

    2006年,中央出臺了關于電子政務網絡建設的重要文件,即《關于推進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建設的意見》,這是對中辦發[2002]17號文件提出電子政務網絡建設任務的具體實施要求。可以預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2007年我國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體系必將形成。2006年,《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提出的三大基礎設施之一的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交換體系,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方逐步開展試點。12月,全國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研討會召開。經過2006年的探索工作,預計2007年各地將陸續展開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交換體系的規劃和建設工作。 

    趨勢八:面向公共服務的政府網站將成為外包“先行者”。 

    從2002年中辦發17號文件到2006年全國電子政務工作座談會以來,對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外包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一直沒有停止。2007年,電子政務外包仍然會繼續推進,總體上電子政務外包形勢不會發生質的變化,但在某些領域尤其在政府網站方面有望實現局部突破。曾培炎副總理在全國電子政務工作座談會上也明確提出了各級政府“要從信息網站自建自管向重視發揮社會力量作用轉變”。據透露,2007年北京市電子政務將在局部方面實現整體性外包,包括咨詢、建設、運維等“一體化”工作。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