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網站為什么要特別強調規劃與評測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11-02

    長期以來,我國不少電子政務項目往往是自己決策、匆忙上馬,造成了很多重復建設和浪費,來自國際有關咨詢機構的研究資料說明,僅有20%的電子政務項目是成功的,約有30%是基本成功的,50%甚至更多的項目基本上是失敗的,甚至有很多項目從開始實施起,就從來沒有發揮作用。在我國電子政務發展初期,電子政務項目“建而不成,成而不用,用而不多,稍用即棄”等現象比比皆是,形成了信息化項目的效益黑洞,效益低下,也造成那些并不很懂信息化的決策者在這種困境面前猶豫不決、踟躇不前。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電子政務效果不明顯呢?原因非常復雜,例如常見的包括內因、外因,技術、體制、管理、標準和環境等等。應該看到,電子政務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應用項目,更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實施工程,它實際上牽涉面非常廣,主要原因是在原有的系統中嵌入一個全新的創新基因,既而引發對原有系統的改造。作為一個復雜系統的構建,當然造成失敗的誘因非常多。但國脈互聯認為,從過程來看最核心的因素有兩條:

    一是事前沒有經過科學的規劃。目前幾乎所有的項目都已有所謂的“規劃”方案,但這些規劃是否經過細致嚴謹的調查、系統周全的分析、科學審慎的決策,以及是否真正從可行性和不可行性兩個角度進行評價,是否清晰、準確定義好項目的需求,是否包括技術、應用、管理和運營等完整要素,以及從技術的發展前景、需求的變動趨勢等前瞻性考慮,是站在本系統、本項目、本單位的立場,還是從更為全局的、發展的角度呢?。可惜這樣周全的分析方案并不多見,而很多項目往往只是關注技術層面的可行性,至于具體在現實中完全可行,卻考慮得很少;

    二是事后缺乏有效的評估。電子政務關鍵在應用,應用績效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的經濟社會效益?存在的問題在哪里?以及如何來改進?這些往往都需要完善有效的評估機制。但目前很多項目往往從技術層面的驗收,從技術性能角度驗證項目的成敗,而從經濟和社會層面的評價往往非常少。事實上,一個項目的好壞、效益的高低,價值發揮的程度高低,很大程度并不取決于技術上的成功,而是取決是否符合客觀的需求,但這些往往在電子政務項目中少之又少。

    要真正提高電子政務項目的成功率,提升電子政務的應用效益,要把網站用好用活,規劃和評測是必不可少的。規劃就是要從體系性、戰略層來保障它的正確性,減少項目的失敗率;而評測是從績效層來進行不斷改善,提高了項目的應用績效。

    但如果最初的規劃設計不好,評測也只能小打小鬧地改善,難以從根本上改進,因此人們常說,好的規劃是項目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說如果當初的基礎設計有問題,架構不完善,評測也難以進行整體性修復;當然,如果前期規劃得非常好,卻缺乏后續有效的評測,實際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為很多問題要通過評測進行不斷完善與優化。從這個角度來看,規劃和評測是推動電子政務發展的雙引擎,規劃保障了大方向,評測保障了目標的精確性。

     如何實施科學的網站評測  

    當前很多地區和部門的電子政務管理機構都非常重視政府網站的評測工作,他們都意識到評測為網站不斷改進提供持續動力,也是他們促進電子政務發展的抓手。當然,從管理和運營的角度來看,每年工作的結果如何,也必須要通過評測這個環節來體現。同時,沒有專業權威的評測,就沒有網站績效考核的依據,同樣也失去對網站發展的引導。

    評測已經成為電子政務發展的一項常規工作,目前對電子政務和政府網站的評測很多,其評測方式、主體、對象和指標等各不相同,當然效果也差異明顯。但是如何判斷一項評測工作的好壞呢?筆者認為,首先是否滿足了實施方的意圖;二是是否反映了所評對象(電子政務或政府網站)真實的情況;三是是否真正有助于電子政務工作的改進;以網站評測為例,一個好的政府網站(群)的評測,首先看是否滿足網站運營方對其下屬或自身網站的管理意圖和發展愿景;二是這些指標能夠充分反映網站的情況和管理者意愿,并且通過這些指標能夠采集到真實情況,三是通過評測報告和評估服務能夠真正發現網站的問題,并指導網站的改進工作。

    但是也應該看到,當前政府網站評測中,也存在“目標不明確、指標不科學、流程不完善、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在評測過程中存在草率、簡單模仿、走過場等現象,影響了網站評測工作的嚴肅性和科學性,也使評測效果大打折扣。但是究竟如何做好網站評測工作呢?國脈互聯政府網站評測研究中心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要做好網站評測工作,關鍵在于抓手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科學的指標設計是做好評測工作的前提條件。指標設計通常是一件既科學又藝術,既需要規范又需要創新的工作,也是體現一個評測機構實力的關鍵。指標體系的組成、權重的分配,各個指標采集方法與難易程度等,這是都需要評測機構在實施前仔細研究的事情。通常來看,一套好的指標,應該具有客觀性和標準化,通常還需要很高的信度和效度。

    二是做好評測過程的掌控。筆者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來看,關鍵是要做到如下幾點:主體要到位、目的要明確、指標要科學、流程要完善,結果要公正透明,最好采用第三方。這樣才能搞好網站評測工作;

    “主體要到位”就是要有明確的實施主體,主體要有明確需求,意識評測工作對其開展電子政務工作的重要性;

    “目的要明確”就要清楚了解這次評測的目標,例如是了解情況,還是發現問題,還是需要來改進問題,以及如何通過評測這個抓手做好全局性工作;

    “指標要科學”就是指標要能夠真實反映情況,權重設計合理,具有完整性、適用性,有效性。只有確保指標的科學性,才能從數據和結果上保障項目的精確性,也才能有效保障指標的導向性;

    “流程要完善”就是要注重過程掌控,完善流程細節,確保評測過程公正,不流于形式或者走偏方向;

    “結果要公正透明”,這是為用好評測結果,發揮評測最大功效的前提。

    三是要真正用好評測結果來推進電子政務工作。如何用好評測結果呢?要做好網站評測工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求導向要明確,組織要得力,過程控制要嚴密,才能保障效果最大化。評測不是目的,只是激勵的手段,形成網站之間的“你追我趕”的進步現象,而要確保這種競爭性激勵機制,網站評測的結果應該公正、透明,讓每個被評對象都能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優缺點,找到自己改進的方向;同時也能夠通過了解其他被評網站的情況,學習他們一些先進經驗。如果不能公開評測結果,包括每一個指標得分情況,那很難讓被評測方信服,也不利于被評測對象改進工作。

    一個好的評測結果,不是一個簡單的分數與排名,而是一個具有咨詢導向的報告,從評測報告中,不僅能夠看到這個系統或者地區的政府網站發展整體情況,他們所處于發展階段、離散狀況、優勢欄目和普遍弱勢欄目等等信息,而且還需要針對每個網站進行結果顯示,特別是每個指標的失分情況和失分證據。最理想的評測報告,應該還能夠清晰告訴被評對象,如何改正這個失分項,以及提供建議參考模板。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