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電子政府在農村的應用對我國的啟示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8-03-17

    摘要:電子政務是政府信息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世界發達國家的電子政務已經在農村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電子政務;信息化;農業信息化

    我國的電子政務經過多年的建設已經有了較大進步,但是電子政務在農村的發展一直是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薄弱環節。面對“三農”對信息化的渴求和產生的巨大的數字鴻溝,我國政府應該調整信息化發展戰略,借鑒國外電子政府在農村的應用,以期對我們有所啟示。

    一、國外電子政府在農村的應用.

    1.美國:向農民提供準確、及時、權威的市場信息及預測服務 

        美國的電子政府起源于世紀年代初。在21世紀初,政府對每個美國公民的服務都實現電子化,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政府工作的效率有極大的提高。目前,美國的政府網站建設已經相當完善和成熟,美國農民已離不開政府的網站了。美國農業的信息化程度高于工業,美國農民與巨大的信息流緊密連接。

         美國農業基本上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農民根據市場信息經營和管理農場,獨立作出生產和銷售決策。美國農業的商品率和出口比重大,使得它不但受國內市場的影響,而且還受到國際市場的左右,離開了準確、及時、權威的市場信息,美國農業便無所適從。為了確保農民利益,根據美國國會要求,美國農業部每個月都要對世界農產品的供求形勢進行一次預測。美國農業部提供的市場信息涉及到120多個國家、60多個品種,囊括了主要農產品的全球數量、國內產量、供求情況、價格變化等情況,并在法定的日子里公布,保證公眾在平等條件下同時獲得這些信息。

    美國市場信息主要是通過農業部市場營銷局與分布在各地的農產品市場報價員配合提供。市場基礎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發生都是由市場調查員來完成。這些調查員是市場方面的專家,其對所報告農產品的質量、等級、價格等情況非常熟悉,甚至對沒有劃等的農產品也能用大家都明白的術語報道出其成交時的質量與價格,使不同市場的逐日價格及供求信息具有可比性。這些信息借助于通信衛星可以在瞬間傳到美國市場信息主要是通過農業部市場營銷局與分布在各地的農產品市場報價員配合提供。市場基礎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發生都是由市場調查員來完成。這些調查員是市場方面的專家,其對所報告農產品的質量、等級、價格等情況非常熟悉,甚至對沒有劃等的農產品也能用大家都明白的術語報道出其成交時的質量與價格,使不同市場的逐日價格及供求信息具有可比性。這些信息借助于通信衛星可以在瞬間傳到100多個地面接收站。

    2.加拿大:健全的農業信息體系

    加拿大農業信息體系健全,計算機網絡3S技術即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廣泛,政府、協會、公司、大學等部門共同參與,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的信息服務格局。

    加拿大聯邦、省級政府農業部門設立農業信息服務中心,無償向農場主、鄉村居民、農產品經銷商、加工企業等提供農業法規、政策、標準、災害、經營管理及農產品供求趨勢等信息服務。

    農業信息中心信息采集渠道:一是召開農場主、協會等有關方面參加的各種研討會,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二是向政府統計部門、氣象部門采集信息;三是向各類協會采集信息;四是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五是問卷調查收集信息;六是從報刊上獲取信息;七是建立由各方面專家組成的專家庫,有計劃地安排這些專家到農場去提供服務,并在服務中了解情況、收集信息。信息中心將采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建立數據庫。

    農業信息服務方式:一是在互聯網上建立網站,發布信息;二是開設信息咨詢免費電話,直接答復農民咨詢的問題;三是通過網上電子郵件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四是以傳真或郵寄資料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務;五是派專家到農場現場解答農民提出的問題;六是進行培訓,教會農民如何咨詢問題、如何上傳信息、如何獲取信息、如何使用信息等。

    3.歐盟:農業信息服務網絡普及,重視對農業信息的分析

    雖然雜志、報紙以及傳真等傳統的信息傳播媒介仍是歐盟為農業生產者提供技術信息和市場信息的重要渠道,但越來越普及的網絡對歐盟農業信息服務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歐盟許多知名農業雜志都有自己的域名。

    歐盟農業信息服務網站提供的服務各具特色,類型主要有:①農產品市場價格走勢,比如農業在線(http://www.agCentralOnline.com);② 氣象預報服務,代表性網站為英國環境、食物和鄉村事務部(相當于中國農業部)的網站http://www.defra.gov.uk;③ 科技信息,比如家畜改進公司網站(http://www.lic.co.nz/index.html)提供有最新的新西蘭奶牛基因工程、人工繁殖、牛群測定、飼養管理等方面的信息;④專家在線咨詢,比如http://www.directag.com/directag/expert提供農藝學家、牲畜養殖顧問和奶牛專家與農戶在線交互式服務;⑤提供各類農產品生產經營和管理工具,比如http://www.foi.co.uk/live/markets/mlcfront.html為牛肉經營者提供牛肉收益率計算軟件等。

    歐盟不但重視農業信息采集質量,更重視對農業信息的分析,尤其是中長期農產品市場走勢預測做得很到位,深受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歡迎。比如,2003年6月歐盟委員會農業理事會在《Prospects for Agricultural Markets in the European Union 2003-2010》中對歐盟15國以及歐盟東擴后25國的主要農產品走勢進行了分析和預測。這份預測報告對歐盟各國農作物、肉類和牲畜、奶類和奶制品的供給量、需求量、進口量、出口量、庫存量、歐盟市場干預量等進行了全方位預測。

    4.日本:重視農業信息化體系建設,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應用發展迅速

    首先,重視農村信息化的市場規則及發展政策的制定。其次,重視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日本歷屆政府都十分重視農村的通信、廣播、電視的發展。

    日本的農業市場信息服務主要由兩個系統組成:一個是由“農產品中央批發市場聯合會”主辦的市場銷售信息服務系統。日本現已實現了國內82個農產品中央批發市場和564個地區批發市場的銷售數量及海關每天各種農產品的進出口通關量的實時聯網發布。另一個是由“日本農協”自主統計發布的全國1800個“綜合農業組合”組成的各種農產品的生產數量和價格行情預測系統。憑借著兩個系統提供的精確的市場信息,每一個農戶都對國內市場乃至世界市場什么好銷、價格多少、每種農產品的生產數量了如指掌,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確定和調整自己的生產品種及產量,使生產處于一種情況明確、高度有序的狀態。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十分重視民間在提供市場信息方面的作用。一個市場的信息發布工作做得越好,它的交易量就可能越大。因此,日本的農產品信息發布做得準確、及時和全面,對整個農業起到了良好的指導作用。


    日本的農戶自身基本不具備科技開發能力,生產所需的各種科學技術大多來自于國立和民間的各種農業科研機構。為此,日本十分重視信息技術作為載體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日本現在已將個國立農業科研機構、個地方農業研究機構及個地方農業改良普及中心全部聯網種主要農作物的栽培要點按品種、地區特點均可在網上得到詳細的查詢。日本對于電子交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十分重視,正在對各地的中央批發市場進行電子化交易改造。

    日本早在1994年底就已開發農業網絡400多個,計算機在農業生產部門的普及率已達到93%。20世紀年代初建立了農業技術信息服務全國聯機網絡,其大型電子計算機可收集、處理、貯存和傳遞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業技術信息。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十分重視農村計算機的普及與應用,日本農戶購買微機可得到一定補助;針對日本農業人口大多65歲以上的現實,日本開發了由老年人使用的專用界面,還開辦了各種類型的培訓班。

    二、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提出新農村建設目標后,在國內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實現包括農村在內的信息普遍服務,也必將成為電子政務建設中的新的側重點。歐盟在制定新的電子政務發展戰略時,提出要“惠及全民”,中國提出讓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夠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

    1.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

    政府實行電子政務,是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更好地為公民服務。實行電子政務必須首先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然而,占我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村人口,一方面,他們對信息的需求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條巨大的“數字鴻溝”。比農民經濟上的貧困更為重要的是農民日益嚴峻的信息貧困。為了消除這條數字鴻溝,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解決公民尤其是農民對信息的強烈需求。

    2.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

    在農業信息化啟動階段初期,政府必須加大農業信息化的基礎投入,特別是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給予應有的扶持和幫助。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信息化步伐明顯滯后,“數字鴻溝”呈現擴大趨勢,農民在邁向信息社會的進程中與主流社會的距離越來越大。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是提高農民素質、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升級、消除城鄉“數字鴻溝”的重要手段。我們應重視農村通信、廣播、電視的發展,加大在農村信息化建設上的投入,提高電話、計算機、互聯網在農村的普及率;設立寬帶普遍服務中心,為農民購買電腦提供優惠政策,鼓勵農民購買電腦。

    3.政府應提供分析預測服務,加強導向作用

    政府不僅要準確、及時、全面地發布一些農民急需的市場信息,還應主動適應農民、農業企業需要,對這些信息進行更深層次的加工,預測市場行情等,加強導向作用。多發布農產品市場供求情況和趨勢分析方面的信息并及時更新,在農民增收方面起到最直接的作用。

    4.提高農民素質,促進信息的有效利用

    通過遠程教育,派專家下行指導等方式,加強農民的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提高農民分析應用信息、應用計算機網絡的能力。消除數字鴻溝,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解決農民對知識的缺乏。

    5.制定統一規范,加強農村信息化體系建設

    制定統一規范,不僅可以降低建設成本,而且可以為政府各機構間的協同作業帶來方便。我國下一步應加強政府統一領導,強化條與塊以及條線內部的整合,大力推進農村信息化體系建設的標準化、規范化。

    應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鼓勵社會各界投資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加強政府、協會、公司、大學等部門的共同參與,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的信息服務格局。通過建立網站、電子郵件、電話咨詢、郵寄等各種渠道提供信息。實現對市場信息、生產決策的全方位、多層次、隨時隨地的信息獲取,全面、高效、快捷地為基層干部、農技人員、農業企業和廣大農民提供信息服務,降低農村用戶獲取農業信息的成本,提高駕馭市場的能力,實現農村生產管理的根本變革,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束語

    由于國情不同,我們不能照抄照搬別國的經驗。一定要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從別國中吸取一些有益的經驗,少走彎路,以信息化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消除數字鴻溝,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