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我國電子政務政策法律體系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8-07-24

    電子政務是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的先決條件,政府作為國家組成及信息流的“中心節點”,在社會信息化的進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目前,89%的國家都在不同程度地著手推動電子政務的發展,并將其列為國家的重要事項,我國也不例外。

    重視電子政務必須先從創造良好的電子政務政策法律環境入手,電子政務的啟動、發展、普及等一系列活動都需要科學、合理、有力、有益的政策環境激勵和法律法規規范。那么,我國目前電子政務政策法律環境處于什么階段?其狀況如何?有什么特點?未來調整完善的方向在哪里?

    法規體系初具規模

    截至目前,我國已頒布了大約六十個與電子政務相關的法律法規與規章。當然,嚴格地說,規章還是占絕大多數,如果我們把這些電子政務相關的法律與規章進行分類,就會發現,每一方面都有相關的規定:

    1.電子政務與政府信息公開類:如國務院辦公廳《政務信息工作暫行辦法》、海南省《政務信息化管理辦法》等。

    2.電子政務中的信息服務與信用體制建立類:如《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等。

    3.電子簽章與認證服務類:如海南省《數字證書認證管理試行辦法》。

    4.行業信息化類:如財政部《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網上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網上證券委托暫行管理辦法》等。

    5.信息系統建設及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類:如《電信設施進網管理辦法》、《電信建設管理辦法》等。

    6.信息服務市場管理與登記許可類:如《中國互聯網域名管理辦法》、《網站名稱注冊管理暫行辦法》等。

    7.信息安全與保密類: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等。

    在電子政務的發展中,一般來說,都要經歷三個階段的發展過程,那就是從建立計算機網絡系統到政府信息網上公布、再到網上辦公以及實現真正的電子政務。所以,對應這三個階段,相應的政策法律體系也就表現為從建設計算機網絡系統和維護網絡安全的法規到政府信息公開、信息公開中個人數據保護的法規、再到電子簽章、電子政務的法律法規。

    也就是說,對應上述對我國電子政務相關法律法規所做的分類,第五類信息系統建設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類,第七類信息安全與保密類,都屬于建設計算機網絡系統和維護網絡安全階段的法規;而第二類電子政務中的信息公開與信用體制建立類,信息服務市場管理與登記許可類則屬于政府信息公開和信息公開中個人數據保護階段的法規;其余的第一類、第三類、第四類的法規則屬于電子政務階段的法規。所以,從這些法規的分布可以看出,我國的電子政務政策法律還處于不同階段不同種類并存的發展狀態。

    凸顯四大基本特點

    可以說,上述七大類約六十部法規和規章就構成了我國目前電子政務的基本的政策法律環境,對于這樣一個與電子政務相關的政策法律環境,筆者認為,它具有四個明顯的基本特點。

    規定較為全面―――電子政務在中國,由于黨中央和國務院非常重視,各行業各部門積極響應,企業和用戶紛紛參與,近年來已經呈現非常好的發展勢頭,并在國際電子政務的發展中獨樹一幟。而這種良好的發展勢頭和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反映在相應的政策法律環境中,也表現出一定的全面性。說它全面,不僅因為從憲法、部門規章到地方政府規章,反映在不同層次的法規與規章中,還因為它涉及到電子政務、信息公開、信息服務、信用體制建設、信息安全保密、市場管理、部門和地方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規定上,我們有著一些比較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和措施。當然,我們說的這種全面也是相對的,在電子簽章、隱私權與個人數據保護、信息公開和信用體制建設方面,我們的立法還是滯后的。

    法律層次尚低―――我們的電子政務政策法律環境主要由一些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組成,還沒有上升到立法的層面,也沒有反映到司法體系之中。這種局面,一方面反映出我們的電子政務還處于起步階段,大量的應用實例還在發展,所以也就談不上相應的案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電子政務這種本身與政府結構、功能密切相關的系統,其政策法律體系,也必須直接與這種行政結構相吻合。

    重點領域涵蓋面廣―――在信息服務和網絡服務領域,我國制訂了較為詳細的登記、備案或許可的管理體系。目前,這些領域包括對于ISP的經營管理、ICP的經營管理、BBS的經營管理、域名的管理、電信設備入網的管理、軟件的管理、網上證券、網上銀行、網上出版的管理等,涵蓋了大部分信息服務和網絡服務領域。應該說,這種較為全面的登記、備案或許可的管理體系的優點和缺點都十分明顯。

    充分重視網絡安全與信息安全管理―――從已經頒布的法律法規看,我國對網絡安全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從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互聯網暫行規定、刑法、電信條例到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很多法律法規或條款都是針對網絡安全的。在前面我們列舉的60個與電子政務有關的法律法規中也有16個是完全針對網絡安全與信息安全的,可見在這方面多級政府都是十分重視的。圍繞這些規定,行政機關還進行了大量的執法工作,比較典型的包括近年來我國對網吧的集中治理。

    及早制訂相關法律法規

    顯然,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將是一項系統的、龐大的和長期的工程。這一工程將涉及許多部門、地區以及許多成形的關系和行為方式、工作方式,所以也必將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法律問題。

    我們初步認為,到目前為止,這些法律問題可能包括:政府信息公開的法律問題,信用立法問題,個人數據與隱私權保護的法律問題,電子簽章的法律問題,信息服務的市場管理問題,信息安全、網絡安全及保密的法律問題,電子化稅收與電子化海關的法律問題,政府網上采購的法律問題以及電子政務帶來的對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的挑戰的法律問題,等等。當然有些法律問題并不是電子政務領域所特有的,也可以脫離電子政務單獨存在,但是,這些法律問題本身的產生和發展與電子政務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信用立法的問題,個人的隱私權保護問題,電子簽章問題,信息安全與保密的問題。這些法律問題將是我們進行電子政務建設時需要認真加以對待的。

    目前,雖然我國中央政府各部門和大多數地方政府都已上網,但筆者認為,客觀地講,其整體發展水平不高也不平衡,上網的部門缺乏有效的組織規劃,存在域名不規范、信息內容制作水平參差不齊、主頁形象與政府形象不符、政府上網缺乏規模,軟硬件及內容的投資相對失調、信息開放程度不夠等許多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從法律環境的角度,應及早制訂電子政務相關的行政程序的規定、信息管理及公開的規定、信息化的規定、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等等,以適應我國電子政務及信息化的飛速發展狀況。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