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黃河基層單位電子政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8-08-14

    近年來,隨著 “數字黃河”的全面啟動,電子政務作為一種以信息技術和網絡為基礎的平臺,實現政府與公民、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政府內部各不同部門之間進行快捷而有效溝通的一種方式,目前正經歷著高速發展階段,在我們黃河基層單位也逐步得到推廣和應用。然而,在電子政務建設中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下面,筆者就針對在電子政務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實際操作中發現的不足談一下個人意見。 

        一、當前電子政務建設中存在問題  

        (一)是認識不足,部門單位缺乏對政府上網、建立“電子政務”目的、意義的系統認識和正確理解。盡管有些單位按照上級的要求設立了上下對口的政務信息化建設辦公室,但多數沒有履行其職責,形同虛設。有的認為花大量的資金,得到僅僅是一個“虛擬政府”,還不如上一個普通的基礎設施項目;有的根本不懂計算機應用及網絡連接的基本常識,片面地認為只要連到互聯網上,就是實現了電子政務。 

        (二)是觀念誤區,電子政務絕非只是簡單的政府上網或辦公自動化,它所需要的早已不是安裝幾臺電腦,連接打印機和掃描儀,處理文件和打印報表,甚至也不僅是建立門戶網站,收發電子郵件,無紙化辦公等。對電子政務的理解不能僅僅被動地停留在指令的執行層面。上級部門做了網站,我也照貓畫虎搞上一個;上級部門設計了哪些欄目,我們就死搬硬套拷貝過來。這種“執行任務”式的認識思路和“上下對口”的設計模式,完全忽視了行政工作的不同特點,使電子政務流于形式,可謂認認真真走了過場。 政府辦公方式的轉變讓很多人在心理上難以適應,尤其是基層單位的職工,許多人在心理上不愿接受電子政務的洗禮,他們認為電子政務只是政府機關信息部門的職責,是傳統政務管理的一個補充,是非主流業務,不愿去接受和應用電子政務系統,而是留戀和習慣于傳統公務文書形式,認為手寫文件并親自呈送領導,只有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才最可靠。 

        (三)是網站信息陳舊,目前黃河基層單位電子政務的發展水平還處于比較低級的層次,而網站只是作為電子政務建設的一個窗口,但許多單位的網站無論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實用性方面,還是在溝通的及時性和公開性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離公眾的期望值有很大差距。資料缺少價值,網站不能及時更新、內容平淡重復,實用信息缺少,網頁質量不高等都嚴重制約著門戶網站的發展。一些單位僅僅滿足于把一些法律、法規、政策、條文從“紙上”搬到“網上”,除了這些紅頭文件之類的政府公文,看不到其他什么像樣的信息,而且多偏重介紹和宣傳的靜態功能,忽視政務信息的動態特征,缺乏與用戶進行溝通的有效手段。 

        (四)是人才缺乏,電子政務是動態的系統,需要不斷地進行更新和維護,因此就需要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來管理。但目前基層單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尤其缺乏既懂業務又精通計算機的專業人員。 

        (五)是定位不足,因目前黃河多數基層單位不具備自主開發電子政務系統和網絡建設的能力,通常只能借助第三方的網絡服務商的支持,由于基層單位的政務人員對電子政務系統缺乏足夠的認識,因此在系統開發和建設時的需求分析方面不到位,最終導致開發的系統不能完全滿足政務工作的需求。 

        (六)是安全隱患,假如電子政務系統在安全和保密環節上出現漏洞,就會造成很多嚴重的后果。互聯網的重要特征就是匿名性與隱秘性的結合,加之網站自身仍然存在技術上難以解決的問題,使一些不法分子更容易進行政治和刑事犯罪活動,盡管我國頒布實施了有關互聯網安全性的法規和規章,國內的軟件公司也不斷推出大量的網絡安全性保護性軟件和系統解決方案,但是網絡黑客和一些非法分子仍然經常對政府部門的網站進行大肆攻擊和破壞,嚴重地影響了政務網站的正常運行,甚至導致“網上政府”癱瘓。 

        (七)是軟硬件環境落后:目前,黃河的許多基層單位的軟硬件環境相對落后,單位的計算機以及與之相配套的業務軟件還很落后,不能完全滿足新時期下電子政務系統的要求。比如:大多數基層單位的財務人員在處理財務工作時還是依靠傳統的手工方式進行,既浪費了時間和精力,而且效率不高。因此應盡快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軟硬件管理系統,應結合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建立相應的電子財務管理系統,以提高財務人員處理日常工作的效率;建立電子培訓系統,為職工提供各種綜合性和專業性的教育培訓。 

        二、采取對策 

        對于認識不足、觀念誤區、信息陳舊、安全隱患等問題來說只要抓住問題的癥結,對癥即可解決。當前應主要解決人才缺失問題。隨著我國加入WTO,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科技的挑戰和人才的競爭,面對新的形勢,大力推進和加快電子政務建設為現代化治黃事業提供全面可靠的保障;也是新時期下治黃工作的需要。 

        就人才缺失問題而言:首先單位領導應采取以人為本的領導方式,把傳統的 “管人” 變為“解放人”、“開發人的智能空間”,重視知識和人才作用的發揮。通過“外引內培”建設高素質的國家公務員隊伍,大力培養復合型人才。通過公開招聘、考試錄用等途徑,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引進具有豐富經驗的計算機專業技術人才,同時,從現有的干部、職工隊伍中選派一批已初步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熟悉計算機業務的年輕人,到高等院校、網絡工程公司學習、進修,為單位網站(網頁)將來的持續更新和維護提供人才支撐。特別是在2006年機構改革后,單位應充分利用精簡人員和調整人員結構的機會,選拔一批高素質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充實到機關部門,處理好“精簡”與“引才”的關系,切實解決信息網絡化建設中“缺人才”的問題。 

        當然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項長期性、可擴充性很強的系統性工程,無論是在系統的建設初期,還是在系統建成之后的運行階段,都需要強硬的技術支持以保證系統的安全和穩定運行。同時在軟硬件建設上也要加大投入力度,在人力、財力、物力以及制度方面提供可靠的保障。 

        積極推廣電子政務建設和提高廣大治黃干部、職工的電子參政意識是治黃事業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重要內容。我們要加強對政務人員和廣大職工、群眾的培訓,擴大宣傳,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走出觀念的誤區;提高他們對電子政務的進一步認識,提高其參政意識,讓更多的群眾能了解并投入到我們電子政務系統的應用中來。 

        總之,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基層單位電子政務系統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逐步發展和完善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以全面提高基層單位的電子政務建設水平。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