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政務與自主創新結合推動軟件企業發展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8-12-16

    首先我覺得電子政務政務與自主創新這個題目非常好,而且非常切合中國當前的實際情況。比如我們國家信息化戰略和信息化指標體系這些問題,我覺得有個缺點,我們的戰略和指標體系跟國外差不多,看不出中國的特色,看不到我們的信息化和自主創新戰略的關系,或者說和產業化的關系,和安全什么關系,和自主應用的關系,這些都看不出來。

    現在回過頭來看今天的電子政務與自主創新的關系,這一時期中國存在兩個問題,主要是金融海嘯,另外一個問題也很重要,就是黑屏問題,現在基本上不了了之了,拿黑屏事件來說,沒有擴大黑屏的范圍,是因為受到很大的反對,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但是這個事情沒有過去,包括XP降到399,我認為這個問題是兩碼事,降價是一回事兒,是競爭的結果,對技術應用來講,用了不是自主可靠的軟件,那信息安全就會存在問題,不能用的時候怎么辦,對中國的啟示就是需要用自主可控的軟件,信息系統的軟件基本上是基于外國的,我們的指標體系里也沒有突出這方面的要求。沒有列出國產化、自主可控方面的特殊要求,對于這一點今后電子政務在政策上是不是應該有一些明確要求,對于我們產業化的推進將會有很大的好處。

    再來談談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按道理中國軟件產業應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很可惜,現在并沒達到我們的要求,是什么原因呢?我們分析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兩個主要優勢我們都是具備的,第一個是人才,第二個是市場,這個產業不需要裝備,這個裝備大都能滿足,比如聯網,電腦現在我們都具備了,裝備基本不是問題了,在裝備上和任何國家都沒有差別,哪么人才方面呢,大家知道在微軟、IBM、GOOGLE的雇員當中有一大批中國雇員,從這來看,中國信息產業的人才也沒有問題。

    第二個條件就是市場,沒市場這些都沒用,GOOGLE采取了不同做法,利用語言優勢接美國訂單,通過軟件服務外包的方式進行發展。中國該怎么做呢?從2002年開始有一種做法,當時有些領導同志對印度進行考察以后國內非常重視印度的模式,認為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模式,實行軟件和服務業外包,這個想法不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應該有個總結,當時來講有些人反對這么做,當時也看不清楚,因為我們國家的制造業就是靠出口帶動的,從2002年開始很多地方政府提倡外包,今天來看,從2007年數據來看,70%是國內市場,出口部分也不完全是軟件和服務外包,2/3以上是華為、中興設備的嵌入式軟件,我們有一個指標體系,比如路由器30%算是軟件,2/3還不是服務和軟件外包,根據我們目前的數據,大概只有2%左右是軟件和服務業外包,實踐證明這條路不適合中國,印度80%左右都是外包,依靠國外市場,中國只有2%,對中國軟件信息服務業帶動太小,只有2%市場,我們應該反思一下,內需市場那么大,但內需市場主要是跨國公司拿掉的,5800億是中國軟件服務業整體投資情況,其中大部分都是跨國公司拿掉的,比如我們可以由一個訂單舉例,比如SAP軟件,一個訂單就是100多億,我們2006年到微軟去,一個訂單17億美元,所謂的5800億主要的利益是跨國公司拿走了,中國大量的軟件公司拿很少的錢,他們的項目八千萬,給中國軟件公司的份額很少,大訂單基本上都被跨國公司拿走了,跨國公司把簡單的、低附加值的事情讓中國做,我們的人才優勢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我們的市場又那么大,目前中國信息化市場很大,我們的IT市場是世界第四,但是我們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沒有發展起來,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把這兩個優勢結合起來,我們應該反思一下這些年來我們國家對軟件產業的政策有什么問題,實踐證明我們要靠內需,但是我們的內需沒有拉動自己的軟件產業,而是拉動了跨國公司的軟件產業,有一句話叫“中國信息化帶動了外國的產業化”,我們的信息化沒有很好的拉動自己的產業,拉動更多的是跨國公司的產業,這是不能應該改進的地方。現在國家要促內需,軟件和服務業本來已經是內需,但是我們沒有用內需市場拉動自己的產業,這是我們的缺陷。

    我覺得還要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安全,目前中國軟件產業很難和跨國公司競爭,在信息化過程中首先考慮的并不是價格問題,對大企業來講價格不是重要的,考慮更多的是責任問題,我們曾經舉這樣一個例子,比如當時民航系統出問題了,他們說如果是國產的就可能去追究責任,用國外做的系統就不好去追究責任,如果國產系統出了問題可能就會追究責任,比如這次奧運訂票系統一上線就立刻發現有問題,照顧他的面子我們不說出來,實踐證明外國系統一樣有問題。但是怎么能夠使得這些大企業和政府的電子政務以及企業信息化、政府信息化都能夠使用國產軟件,價格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問題是安全。比如這次黑屏事件,可以引起相關政策的調整,比如我們應該要求重要的信息系統應該用自己可控的軟件,我們有進口軟件的審批辦法,就是你如果要進口軟件得說明理由,出問題以后你應該負責,進口外國軟件應該負責任,如果用國產軟件,出問題以后應該由主管部門負責任,這些政策調整以后才有可能真正的把中國市場拉動起來,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在政策方面需要有所改進。

    關于培訓問題,比如教育培訓體系,中國的教育培訓體系非常傾向于跨國公司,由于歷史原因,由于微軟軟件的盜版,或者對教育部門的支持,中小學教學大綱就是微軟軟件,客觀上就對國產軟件不利。從技術水平來講,中國軟件人很優秀,這并不是我說的,大體上講,在軟件也美國一個軟件人的花銷等于中國八個人的花銷,至少是四個人,要看不同的待遇,當前環境下,跨國公司在全球是緊縮的,但是在中國卻是發展的,比如IBM在中國研發中心,現在四千多,他們把國外研發機構縮小,增加中國的研發機構,因為中國人才比美國人才好得多,至少1:4,而且每個人都很努力工作,每個人的效率、創新能力毫無疑問,目前有一種觀點,就是印度的人才很好,白領找中國,藍領找印度,印度人可以按照某一個指標做編碼測試,中國人不愿意做這樣的工作,中國人愿意做創新性工作,跨國公司研究院迅速增加,他們非常善于利用中國的人才優勢,返過來中國卻不知道利用自己的人才優勢,在軟件和服務業外包方面我們沒有語言優勢,我們應該利用我們的人才優勢。比如核心發展觀,以人為本的特點在軟件領域最明顯,但是我們沒有充分發揮我們的人才優勢,在軟件服務業和外包方面我們沒有優勢,語言上有很大差異,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我們軟件人才的創新優勢。

    再來談談電子政務與自主創新的關系,不管從規模還是其他方面來看,電子政務領域都是非常重要的市場,電子政務對于安全的要求是很高的,應該要求電子政務用國產軟件,中聯部就是一個例子,他們基本都用國產軟件,實際上對電子政務來講,比如基礎軟件方面,這個問題不是每個單位需要做的,應該交給國家做。我們看美國的政策,目前美國的信息服務業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美國就是通過國家計劃帶動,比如美國信息高速公路,副總統主持信息技術,美國也是通過一系列國家計劃帶動美國信息產業和軟件產業的發展。早期美國的主要程序人員都是政府養的,美國把信息產業作為制高點。中國如果要實現大國的崛起,如果靠外國軟件生存就不可能成為大國,應該通過我們企業信息化、政府信息化把軟件產業和信息服務業帶動起來,這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包括產業結果調整,華為、中興的嵌入式軟件能夠有自主知識產權,所以才能在世界市場上與跨國公司競爭。現在已經不是技術武裝的時代了,任主任應該很有體會,我們在技術上有一定差距,但是更多的還是產業化程度問題,比如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里,其中有基礎軟件產業,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系統、中間件和辦公套件,這些軟件的技術差異不是那么大,比如黑屏當中有OFFICE軟件,我這幾年就在用國產OFFICE軟件,我們很多部門也都在用國產OFFICE軟件,從技術角度來講,曾經以微軟為標準,把微軟OFFICE軟件作為100分,我們的軟件能評到90幾分,技術差距就在微軟的軟件功能強大,但是事實上我們很少能用到微軟軟件的某些特殊功能,國產軟件完全能滿足基本用戶需求,哪么我們自己的軟件能達到90分左右,為什么還沒有推廣開呢?一個原因就是用戶習慣問題,先入為主,大家已經習慣了微軟的OFFICE,誰都不愿意改變實際的使用習慣;第二個原因就是盜版,用微軟的盜版OFFICE不用成本,如果用國產OFFICE需要下載、安裝,還得看看說明書,有轉換成本,用微軟的盜版OFFICE是零成本,在技術水平上大體相當,可以提供同等功能。“黑屏事件”后很多人覺得不安全以后才開始下載國產OFFICE,所以我認為政府應該創造環境,從政策上要求電子政務評價體系應該用國產化系統,從安全角度講也應該有這個要求,這樣才有可能推動大家使用國產軟件。從技術角度來講問題不大,能不能達到產業化是很大的挑戰,如果像過去那樣還是很難推廣,最后你會發現我們的東西能用,但是沒人愿意用。因為你需要改變使用習慣,微軟軟件和IBM軟件的都是自成體系的,需要有成本,系統轉換時候也需要成本,對于政府和企業來講現在面臨著這個挑戰,如果沒有政策上的支持,誰都不愿意做這項工作。

    電子政務和自主創新如果結合的好,電子政務應該有足夠的理由采用自主可控的軟件,通過電子政務幫助企業開發出來軟件并形成產業化,幫助中國軟件企業獲得市場。(本文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專題活動“電子政務與自主創新研討會”上的講話內容整理而成)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