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政務信息公開對政府的三大挑戰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9-02-03

    1月1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承辦的“第七屆(2008)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暨經驗交流會”在京舉行。來自中共中央辦公廳、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及國務院64個部門、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部分地市、區縣的代表共5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汪玉凱從學者的角度,談了對電子政務公開和政府網站工作的看法。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 汪玉凱 

    剛剛過去的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國民經歷了大喜大悲。國家所有的政府網站都記錄了2008年走過的路程,也記錄了迎接金融危機挑戰所做的努力。對于電子政務而言,在年終歲末之際有幾件事最值得關注,一是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網和網民聊天,這是一個帶有“標志性”意義的事情。它不僅僅證明了國家最高領導人認可了網絡媒體作為一個新興新聞媒體的存在,而且說明了過去一年中2.53億中國網民對若干重大事件所表達的主流民意,既震撼了世界,也震撼了國家政府領導高層。 

    2008年3月份,西藏暴亂,網民率先在網上報道;4月份,當奧運火炬傳遞在歐美受阻,又是網民動員全民保障奧運火炬的安全傳遞;5月份,四川發生地震,又是網民在網上動員全民捐款,捐款數超過1千億――網民的表現震撼了全世界。國家高層領導人在網絡上與網民交流,是看到了網民的力量。網民通過互聯網表達主流民意,在汪玉凱教授看來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 

    最近,針對國家劃撥的4萬億投資,上海市的一個律師向發改委提出,把4萬億投資細節公開到網上。汪玉凱認為,作為一個公民,要求4萬億投資公開是正常的。任何一個公民都可以要求政府公開某一項信息。如果不公開,就要要做出解釋,而對國家的政府信息化工作、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的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汪玉凱認為,就目前我國政府的狀況來開來看,政府電子政務信息公開至少面臨三大挑戰。 

    第一個,政府管理的外部環境面臨的挑戰。現在基本的趨勢是政府做的決策要征求民眾的意見,決策不是政府自己制訂的,要參考民意。 

    第二個,信息公開的運作對政府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政府中的一些腐敗、權錢交易行為,是在自由裁量權過大,在不公開、不透明的過程中出現的。盡管國家的反腐敗力度很大,但腐敗現象仍然呈上升趨勢,致使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對政府的信息公開度不夠,透明度不夠的做出批評。 

    第三個,網絡民主興起,對民主政治提出很大挑戰。全民有民主參與權、表達權、知情權,有民主管理權,民主參與權,民主監督權等權利。伴隨著民主政治的發展,網絡民主會成為一個新亮點。最近兩年,網絡事件對政府壓力非常大,以“華南虎事件”為例,如果沒有網絡,這個事件可能就蒙混過關了。前兩天,某政府領導的戴的昂貴表、抽的天價煙在網絡上被人曝光,幾天之后他就下臺了。在汪玉凱看來,讓這個官員下臺不一定是正確的決策,但這就是網絡輿論對政府的壓力,先讓他下臺再說,這個網絡民主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汪玉凱認為要把政府門戶網站打造成電子政務第一品牌,這主要是因為政府門戶網站是所有電子政務服務、信息互動的一個窗口,政府門戶網站首先改變了公眾和政府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以往政府掌握了80%以上的信息,民眾知道得最多不超過20%,民眾沒有渠道,只有通過一些公眾媒體得到一些支離破碎的信息。但是,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如果公眾和政府信息不對稱,民眾就可以表達出來并與政府進行溝通和交流。 

    把政府門戶網站建成第一品牌,使得政府門戶網站提供的信息是權威的、真實的、可靠的。政府門戶網站和其他的門戶網站提供的信息最大的差別就是權威性、真實性和可靠性。網絡是各種事情都可以表達的平臺,可以正面表達,也可以負面表達,但是政府門戶網站應該具備權威性、真實性和可靠性。 

    對于政府門戶網站的發展是否成功,汪玉凱有自己的看法:要由獨門胡向多門戶發展,要由一窗口向多窗口發展,通過智能化的信息受理由一口式向一網式的發展。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