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現狀和趨勢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3-06-04

    摘要:本文結合電子政務的概念,通過對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歷程及現狀、取得的成績和面臨問題的分析,展望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電子政務;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電子政務是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的先決條件,是指公共管理部門全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和管理理論,將管理和服務通過網絡技術進行集成,實現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的優化重組,超越時間、空間與部門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實施對社會的管理職能,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方式,向社會提供優質、規范、透明的公共服務。近年來,全國各地電子政務建設風生水起。推進電子政務是政府順應經濟戰略轉型,加強自身建設,強化其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必由之路。然而,目前電子政務發展普遍遇到資源共享難、業務協同難、互聯互通難的“三難”問題。展望當前,我國正處于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初期、兩化融合政策實施攻堅期,電子政務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多的力量。

    1.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歷程

    1.1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階段

    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大概從1982年中央提出應對新技術革命的挑戰算起。2008年國務院進行了機構改革,之后全國各級地方政府也相繼開展了政府機構改革,一大批新的領導干部走上了電子政務管理崗位。2011年,許多地方開展了“十二五”電子政務規劃工作,微博成為政民溝通新的渠道。

    1.2我國電子政務整體尚處在初步發展階段,特征表現:

    (1)信息化的政策、法律環境尚待完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尚不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建立,電子商務的發展所需要的政策、法律環境尚不完善。當某一方面問題成堆、社會反映強烈時,才采取諸如大檢查、大評比等方式謀求改進,從而造成了很多問題。

    (2)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多層次性和不平衡性。由于我國各地的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地區信息化指數高低相差太大。城鄉之間、沿海和內地之間的差距仍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3)我國電子政務的目標和出發點更具多樣性。由于我國正處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過程中,政府對經濟特別是對企業的管理方式要進行徹底的改變,這些變化必然影響到政府政務的活動,因此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目標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如何進一步促進政務活動的變革。

    2.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現狀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政府信息化的建設就開始圍繞“通”進行,而現今正逐漸過渡到“云”的建設。從網絡的連通、數據的整合,到云的出現與整合,政府信息化的建設是一個漫長而又快速發展的過程,正邁向新的里程碑。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現狀作簡要敘述:

    2.1電子政務基礎建設現狀:

    (1)政府門戶網站的“媒體”功能已經基本成熟。

    (2)目前我國的網絡建設采用的“區域管理和行業管理并存”的體系,以縱向建設為主,造成網絡分離,條塊分割。這種網絡結構錯綜復雜,鏈路備份困難,管理復雜,帶寬難以共享。

    (3)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存在的不足:立法滯后,缺乏相應的規章制度。評估標準各異,評估結果有待改進。

    (4)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依然存在。電子政務效能難于發揮其有的效果。

    (5)電子政務高級人才缺乏。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首先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經驗不足,時間不長,高等院校里與電子政務相關的專業方向和課程設置不合理,缺乏科學性和前瞻性,培養出來的學生知識面不夠寬,適應和應用能力不強。其次,電子政務課程教材體系不成熟,新的務實的電子政務教程尚在進一步開發之中。再次,一些政府為了出政績,只管建設形象工程,不注重人才的培養,導致電子政務復合型和應用型相結合的人才缺乏。

    2.2電子政務市場商機無限,仍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據預計,到2012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606.78億元。“十二五”期間,我國云計算產業鏈規模可達7500億至1萬億元人民幣。因此,云計算在建設上還需要在方方面面進一步細化。

    2.3重視電子政務必須先從創造良好的電子政務政策法律環境入手

    我國電子政務法律法規建設工作在摸索中前行。截至目前,我國已頒布了近百個與電子政務相關的法律法規與規章條例。2001年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成立。2002年發布了《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正式實施。2006年,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發布《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然而,電子公文立法空白,效力難以認定。目前我國電子公文尚不具備與紙質公文同等的法定效力,這已經成為無紙化辦公和電子政務發展的瓶頸。問題如果遲遲不解決電子公文將繼續停留在現有的水平,難以有根本性突破。在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數字證書具有法律效律,可以作為法庭證據。

    3.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趨勢

    政府網站由偏重自我服務成功轉為注重公共服務。智慧政府將成為智慧城市規劃和建設的重點內容,政府云和移動電子政務將興起,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的信息安全問題將受到越來越多政府部門的重視。

    3.1智慧政府將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內容

    “智慧政府”是指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知識管理等技術,提高政府辦公、監管、服務、決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智慧政府”是電子政務發展的高級階段,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手段。2012年,將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啟動智慧城市規劃編制工作,一批經濟發達的大中型城市將進入智慧城市實施階段。在智慧城市規劃和建設內容中,智慧政府將成為重點。政府先行,帶動城市經濟、社會領域的智能化。各地智慧政府的規劃和建設的重點內容將包括智能辦公、智能監管、智能服務、智能決策等領域。

    3.2云計算技術在電子政務領域的應用將開始興起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新方式,通過互聯網上異構、自治的服務為個人和企業用戶提供按需即取的計算。2012年,云計算在政府數據中心、政府門戶網站、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等領域將逐步得到應用。一些政府部門將建設“政府云”平臺,提供云服務。在國家層面,隨著“金字工程”建設的深入推進和完成,許多部委都建設了一大批業務應用系統。這些業務應用系統迫切需要進行整合、互聯互通,以實現各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另一方面,一大批部委已經或即將進入數據大集中階段,部委數據中心面臨超大規模數據處理和存儲的問題。無論是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還是數據中心的高效運行,都迫切需要引入云計算技術。在地方層面,隨著企業和社會公眾對公共服務要求越來越高,迫切需要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提供“一站式服務”,政府部門之間進行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也越來越顯得尤為必要。為了應對超大的訪問量和數據交換量,采用云計算技術是明智之舉。2012年,將有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推行“機房大集中”,把OA系統、郵箱系統、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等共性政務信息系統放在云服務平臺上運行。

    3.3電子政務有效促進信息、業務、服務等各種資源的整合

    公眾對公共服務要求的提高,直接促進電子政務建設者開始加強信息、業務、服務的整合,實現橫向和縱向業務協同,建立隨需應變的政府,提供網絡化電子服務。目前,移動電子政務發展所需的受眾基礎和網絡條件已經具備。IPHONE、ANDROID等智能手機以及IPAD等平板電腦越來越受到社會公眾的青睞。2012年,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電子政務應用將越來越多,移動電子政務將掀起新一輪電子政務發展浪潮。

    3.4信息安全將成為電子政務建設的重點內容

    目前,中國信息安全面臨嚴峻形勢。我國電子政務系統中有大量國外廠商生產的設備,這些設備使用的操作系統、數據庫、CPU也大多數是由國外廠商生產,做好信息安全防護工作關系到國家安全和政府工作的正常運轉,同時也關系到接受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的公眾和企業的切身利益。由于政府部門在行使職能中涉及大量保密信息和敏感信息,保障信息安全是電子政務系統運行的基本條件。由于我國在信息產業領域缺乏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促進應用創新的同時,也將帶來嚴重的信息安全隱患。對于移動互聯網,手機病毒等不容小覷。2012年,針對政府云、移動電子政務、政府物聯網等新應用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將成為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參考文獻:

    [1]潘華松.基于電子政務視角的政民在線互動機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0.

    [2]王長勝,許曉平.中國電子政務發展報告2009:開發信息資源提升服務能力[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3]寧家駿.2009年電子政務發展新趨勢[J].電子政務,2009,(1):9-11.

    [4]王艷.電子政務助力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J].世紀橋,2009,(7):88-89.

    [5]肖春艷.我國電子政務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探討[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4.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