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金融融合的優化路徑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5-09-23

    科技金融融合的優化路徑
    http://www.qianlong.com/2015-09-23 14:48:00來源:光明日報
    當前,我國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也面臨著許多困難,迫切需要推動科技金融融合以激勵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進一步提升。
    科技金融融合的當代價值
    科技金融融合促進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是轉經濟、調結構的重要途徑。科技創新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是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擎。中小企業已經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促進科技金融融合,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提升其創新能力成為我國轉經濟、調結構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提高國家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創新的發展需要金融創新來籌集創業資本,提高創新能力;金融創新的發展也能夠為更好地實現資本優化配置、實現創新驅動戰略奠定基礎。
    有利于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實現經濟快好發展。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過度依賴能源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嚴重,產業附加值低;而且經濟結構不盡合理,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自主創新能力較弱,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經濟效益有待提高。在現代經濟中,功能完備、運行高效的金融體系與科技創新體系的有效融合,能夠極大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速度與效率,實現經濟增長由資源消耗型向創新驅動型的轉變,實現經濟的快好發展。
    有利于優化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提高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是市場創新的主體。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是中國創新驅動發展的微觀基礎,是中國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驅動力。但中小微企業“輕資產”的特征,使其難以獲得傳統銀行信貸的支持,資金成為制約創新能力提升的最主要因素。科技金融融合的發展能夠完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支持體系,優化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提升其在產品和服務模式方面的創新能力,形成差異化競爭和核心競爭力。
    科技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瓶頸
    科技金融相關政策碎片化,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2006年以來科技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財政部、發改委等部門單獨或者幾個部門一起出臺了一系列文件,但這些政策不夠系統全面,政策效果僅在某一方面顯現,科技計劃碎片化,創新項目聚焦難,存在重復、交叉問題,科技金融激勵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缺乏整體的、系統的指導。
    科技金融融合形式單一,“銀行主導型”模式有待打破。信貸管理體制與科技貸款不適應,貸款審批程序嚴格,貸款評估對具有“輕資產、重創意、快發展”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重視不夠,影響企業科技創新的成功率;風險補償機制的缺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銀行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的積極性;信貸工具的創新能力不足,缺少多樣化的信貸工具。
    資本市場發育先天不足,阻礙科技金融融合的績效。我國的資本市場主要由主板市場組成,創業板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產權交易市場和場外市場發展緩慢,無法滿足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同時創業投資的退出方式狹窄,限制了創業投資的進一步發展。
    政策性金融缺乏專業性,運行機制存在缺陷。現有三大政策性銀行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并不具有專業性,難以滿足發揮政策性金融對科技創新的引導效應;政策性擔保體系缺乏嚴格規范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風險補償機制;擔保行業立法滯后,對專業擔保機構相關問題尚無明確規定。
    風險投資限制過多,退出通道不暢。政府對民間資本進入風險投資領域仍然沒有放開;產權制度缺失導致風險投資運作的低效率,風險投資者的行為趨于保守和短期性;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尚未健全,完備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尚未形成,導致風險資本以上市方式退出的比例有限。
    科技金融融合促進企業創新發展的優化路徑
    在金融中介層面,應加大金融創新力度,利用小微金融、互聯網金融、村鎮銀行和小貸公司,構建普惠金融體系,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個性化、特色化、全方位的優質金融服務;完善科技保險機制,創新科技風險分擔機制,完善融資擔保機制和違約貸款補償機制,鼓勵銀企合作,形成政府、銀行、企業以及中介機構多元參與的信貸風險分擔機制;成立科技銀行等專業金融機構,政府鼓勵、引導和規范社會資金參股科技銀行,實行“銀行+擔保+額外風險補償”的新型運作模式,加大現有銀行機構對科技貸款支持力度,形成完善的貸款擔保體系;加大創新型金融工具的研發力度,建議商業銀行創新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股權質押貸款工作,擴大抵押、質押范圍,允許發明、專利等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提高科技型企業的不良貸款容忍度,調整評級標準或下調準入級次,放寬擔保條件,豐富擔保品種或擴大信貸額度及適度延長貸款期限,對其形成的不良貸款優先掛賬核銷。
    在資本市場層面,充分挖掘中小企業板、創業板、新三板潛力,圍繞創新鏈部署資金鏈,特別是鼓勵創業投資機構和股權投資機構投資小型微型企業。建立起以多元風險投資、創業投資機構等投資主體為依托,以適當的政策扶植、完善的中介服務體系和通暢的退出渠道為條件,以完善的經濟法律制度為保障的風險、創業投資體系;以我國VC、PE行業進入調整期為契機,建立涵蓋企業整個生命周期發展階段的完整的股權投資鏈,圍繞創新鏈部署資金鏈,健全適合不同企業生命周期的金融產業鏈;發揮創業板、中小板、新三板等資本市場的作用,爭取實現對中小微企業的發行上市、重組和再融資的全方位直接融資安排,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的直接融資體系,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可以采取將若干經營狀況良好、成長能力較強的一批科技型小微企業捆綁起來申請集合發債,統一發行,費用分攤;開展互聯網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完善創業投資、天使投資退出和流轉機制,加大籌資方式創新,完善股權眾籌融資。
    (作者單位:山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本文系山東省金融產業優化與區域發展管理協同創新中心重點項目〔14AWTJ01-3-1,14AWTJ01-3〕的階段性成果)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