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相關政策和監管法規的日臻完善,互聯網將越來越多地向金融領域滲透。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熱潮下,銀行、保險和券商等機構,以更多、更新的移動金融服務助力“互聯網+”發展,加速布局互聯網金融。
在業內首家推出手機銀行服務的建行,正在醞釀推出PAD銀行、企業手機銀行等移動銀行新渠道,為客戶提供更加豐富實用的移動銀行體驗。建行手機銀行實現了包含查詢、轉賬、理財等在內的客戶常用銀行功能和貼近客戶日常生活的水電煤繳費、機票、電影票等生活服務,同時基于智能終端特性推出了搖一搖轉賬、周邊網點查詢預約等功能,全方位滿足客戶日常所需,將手機銀行打造成了客戶掌上的移動銀行。在打造自身手機銀行渠道的同時,建行積極拓展外部渠道服務客戶。于2013年11月正式推出微信銀行,為公眾號客戶提供4大類75項金融服務。
銀行在加快發展移動支付,保險機構也不甘落后。今年,泰康人壽在線全新移動官網正式發布,并同時推出官方APP和手機站點兩大平臺。在保險商城中,針對不同人群的各種需求,泰康開發了10余款意外、健康、旅行險產品和套餐,手機專享價低至1元。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瀏覽、收藏和購買相應的產品。對于簡單的產品,客戶只需填寫簡單的幾項信息,并可直接通過手機支付迅速生效。對于較為復雜的保險產品,移動官網上也貼心地提供了詳細的產品介紹和一鍵撥打的咨詢按鈕。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成熟,券商在手機開戶、微信開戶之后,又推出了“刷臉開戶”。據了解,“刷臉開戶”人臉識別是通過采集客戶的人臉頭像或短視頻中提取的臉部特征,與已知的人臉圖像進行對比,識別客戶的身份。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可以讓開戶流程更加簡化更加高效。據開通“刷臉開戶”業務的長城證券披露,安卓用戶現在已經可以開始使用“刷臉開戶”。
例如,P2P網貸就是中國平安下轄陸金所的主營業務,同時招商銀行的P2P網貸業務“e+穩健融資項目”也已經上線。它們與民間的P2P平臺存在很大的差別,民間P2P投資理財平臺是運營“個人對個人”的小額融資業務,而傳統金融機構則是運營“個人對機構”的融資業務。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