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范電商不能漏了“朋友圈”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6-03-15

    近日,工商總局發布了各地工商部門2015年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咨詢情況分析。其中,2015年網絡購物投訴14.58萬件,同比增長87.3%,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77.67倍,連續兩年排在服務類投訴首位。

    隨著互聯網及物流的發展,網購日益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每年“雙十一”的網購狂歡,全民大“剁手”,“買買買”實力驚人。而應正視的是,它在帶來便捷與低價的同時,也給人增添新的“煩惱”。從今年工商總局的發布中,那些被消費者吐槽最多的問題總是那么熟悉:商品質量不合格、虛假促銷、商家拒絕執行“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個人信息遭泄露等,這些消費者的槽點,正是電商行業發展的“痛點”。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泥沙俱下的電商經濟難免有“成長的煩惱”,而且對于體量巨大、發展迅猛的新經濟,其虛擬的形態讓一些不法商家存有僥幸心理,以次充好、以假當真,混跡其中,給消費者造成不少損失。公允地說,對于雨后春筍般生長的電子商務,監管部門也在馬不停蹄地跟上其發展步伐。一系列針鋒相對的監管政策逐步出臺: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網購可享7天內無理由退貨; 電子商務法草案稿已形成,將規范平臺的連帶責任及數據信息保護責任;一些地方正探索建立網絡銷售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凈化經營環境……各類措施悉數出臺,為電商發展營造風正氣清的行業生態。

    從長遠看,門檻極低、到處開花的電商經濟,是傳統營商模式的全面突破,以嶄新的經濟形態給監管出了新難題。緊密關注新經濟衍生的新問題,出臺應對措施甚至未雨綢繆應對新經濟的發展,十分迫切。

    眼下,除了幾大電商平臺外,一些“互聯網個體戶”也十分活躍。機智的人們也已將生意做到了公眾號、QQ空間、朋友圈等。一個鏈接,一篇聲情并茂的鄉土故事,讀畢竟然是篇營銷文章,文末就有購買渠道;以前作為個人生活秀場的QQ空間成了精心排布的產品推薦,言辭懇切、有圖有文的訴說帶上了商業色彩。如此變賣感情,恐怕不少人都“醉了”吧。

    嚴肅地說,建立在熟人圈子、情感基礎上的商業行為,如何納入監管體系,避免成為監管盲點,十分重要。對于這些游離在平臺外的小電商,他們的信息發布、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均給監管提出了新命題。及時織密制度之網,避免出現互聯網監管盲點,才能真正為消費者權益保駕護航。對于蓬勃發展的電商,規范才是發展的成長劑。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