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檢測技術關成為二手車電商難以邁過的一道坎。有消息稱,51汽車網站銷售二手車描述與現實不符,介紹信息為經過200多項檢測、無重大事故的車輛,被消費者在第三方維修店認定為水浸車。目前,專業的二手車檢測師無法保證100%的車況信息準確,但電商平臺應通過前期嚴格的審核和后期完善的售后服務,降低消費者的購車風險。
消費者陳先生表示,他于去年在51汽車網二手車頻道購買了一輛歐力威銀色1.4L自動擋車型。根據網站信息,該車經過200多項檢測,且無火燒、淹水等重大事故。但事后在第三方維修店檢測車輛時被告知,這輛車可能是水浸車,且拆車后發現,車門及儀表盤內都有水浸痕跡。陳先生認為,51汽車網作為二手車電商平臺,應對車況信息負責,描述信息與現實不符,有做虛假廣告之嫌。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資本的注入讓二手車電商行業去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優信二手車、瓜子二手車、人人車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已經被廣大消費者所熟知。但即便是當前主流的二手車電商平臺,也不乏事故車糾紛被傳出。
消費者王先生曾體驗過多家二手車電商平臺的賣車檢測過程。他表示,“有些檢測師只是通過簡單的觀看就開始拍照上傳信息,稍微負責點的會用檢測儀進行檢測,或是試駕兩圈,但感覺也不是很權威”。
目前,很多二手車電商都打出了放心、靠譜的口號來吸引消費者,這就要求平臺對二手車檢測有較為嚴格的檢測。
車來車往CEO謝磊稱,通過目測觀察二手車車況只是車輛檢測最基本的環節,更精細的檢測還需要將車輛“上架”并配合電子設備檢測。業內人士表示,二手車存在“一車一況”的問題,檢測起來情況復雜,對檢測師也有較高的要求,當前很多二手車電商的檢測師都是從傳統經銷渠道招募而來。但如果平臺為了增加車源量或是急于提升交易量,僅通過檢測師目測檢測二手車情況,會讓消費者在交易保障方面存在很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