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國際開放物聯技術與標準峰會暨W3C萬維物聯網工作組會議7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唯實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舉行。峰會的第二天由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織,依托聯盟城市建設專業委員會舉辦的測試與互聯互通展示活動,讓記者看到了與過去完全不一樣的物聯網。
“小白”操控一切
在現場,“小白機器人”發出語音指令,各種物體就可以實現跨領域互聯、操控。海康威視的云臺攝像頭,通過操控可以上轉下轉左轉右轉放大縮小,可觀看視頻圖像;深圳領耀東方的空氣盒子可以實現多種場景的模式選,包括節能模式、標準模式、高效模式、離家模式,主人可通過APP上網獲取當前室內空氣狀況等。
也許我們都看到過很多物聯網的產品和場景演示,通過APP、通過機器人超控一切并不太稀奇。但與其他物聯網的演示不一樣的地方,這次測試與展示,突出的特點體現在與跨領域以及能夠上升到公共設施的層面。過去很多的物聯網演示與測試主要是在某一個領域范疇,這個展示是實現了“跨領域”、進入到萬維網,進入到公共設施中。比如,四海萬聯的車聯網控制器可以通過網絡操控APP實現控制汽車引擎、閃燈報警、汽車空調以及汽車車門打開和關閉,該控制器還有三個按鈕可以上報數據,方便與其他設備做聯動,可通過按鈕觸發場景打開空調等功能,實現“車”和“家”聯動。
而且只要遵循這個標準協議,所有的物體都可以連接。在現場展示的物聯種類之多,也是過去所未見的。包括了海康威視的攝像頭、深圳領耀東方的空氣盒子,艾爾斯派公司的新風機、海信的空調、凈化機、除濕機,聚富實業的物聯網種植機、睿恩科技的智能家居通用網關(可連接KNX ,AMX)、快思聰等國外品牌的控制模塊、四海萬聯的車聯網控制器、沃特德的家庭凈水機、賽格立諾云打印服務、深圳狗尾草科技的公子小白機器人等。
究竟如何實現互聯互通,現場還有“復盤”環節,以視頻的方式講解復現互聯互通技術步驟。
“看得見”的標準
而在這次測試現場會上。很神奇地讓你看到,只要“遵循”《物聯網 面向web開放服務的系統實現》這個國家標準,所有跨領域、跨行業的物體都實現了互聯、實現跨領域的數據共享和數據集成。這個標準是由中國電科申請立項,目前《物聯網 面向WEB開放服務的系統實現》系列標準其中第1部分《參考架構》和第2部分《物體描述方法》,得到了物聯網相關企業專家一致的認可和好評。物聯網基礎共性技術《物聯網中物體描述需求》也已通過國際電信聯盟(ITU)立項,成為國際電聯標準化項目。下一步希望將物聯網開放體系架構中的相關技術引入W3C的Web of Things相關標準制定工作中與國際標準接軌。
記者采訪過很多“高大上”的國際標準會議,但通常這些協議、標準都是看不見、模不著的,都只是“指標術語的描述”,但這個展示和測試,讓我們看到這些術語的真實落地的“現實版。”
標準和其他標準不一樣:第一,應用范圍方面,該技術標準可以最簡便、快捷的方式接入各個物聯網應用領域,而不僅限于某個應用實現;第二,實現簡單、技術門檻低、可短期內規模化復制、可保障后續擴容,極大降低了應用開發的周期并兼顧了可持續發展;第三,將數據收集存儲,系統擁有者可以輕松掌握接入的各個應用數據,進行大數據綜合分析處理,令數據增值并建立全新的商業模式;第四,屬于基礎共性技術標準,還可廣泛應用于物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可提供真正的設備互連互通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物聯網”和“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