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物聯網發展如何跳出“窄巷”?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6-07-19

    我國物聯網已從概念走向應用,但由于認識的片面性,物聯網的發展走向“窄巷”。日前,在深圳舉行的2016國際物聯網產業發展趨勢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圍繞這個問題提出了積極建議和發展新路徑。

    在各級政府重點支持下,科研機構與相關企業已突破一系列的關鍵核心技術,尤其我國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更是走在世界前列。物聯網已從概念走向全面應用,在國家管理、社會生活、生產經營等方面,都已起到積極的提升作用。然而,與發達國家同步研究的物聯網,到目前,關于到底什么是物聯網,依然沒有統一的、充分的認識,也正是因為認識的片面性,造成物聯網的發展走向“窄巷”。

    在國家973物聯網首席科學家、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組長劉海濤看來,對物聯網認識的模糊和標準的不統一,是制約物聯網發展的最大瓶頸。這些關鍵問題不解決,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很難從“單體應用”走向“行業應用”,也難以讓中國物聯網能夠跳出“窄巷”、實現領跑世界的戰略目標。

    劉海濤認為,互聯網的架構是美國的,但以感知互動為目的、以團隊協作社會屬性為核心、事件驅動的物聯網架構則是中國人在主導。物聯網具有技術屬性、產業和商業屬性、社會化屬性、全息屬性及關系屬性五大基本屬性。相比互聯網,物聯網連接的是現實的物理世界,規模遠不是互聯網可比擬的。物聯網技術涉及多行業、多領域、多學科,產業鏈環節眾多。我們必須要突破西方主導的互聯網思維禁錮,發揮自己優勢,嘗試建設以社會組織牽頭鏈接“政、商、產、學、研、用”等各方資源,從物聯網生態體系建設的大視野統籌各方資源,推動物聯網的健康發展。

    科技日報社副社長房漢廷提出,物聯網不是一個獨立的或孤立的產業,而是超越互聯網的信息采集革命,由此對微觀產業組織形態、客觀信用體系建設以及政府宏觀管理效果,都將產生“創造性毀滅的效果”。物聯網從提出到今天已經近17年,其爆發性成長正在顯現。如果中國能在物聯網這一浪潮中取得先機,就可以充分享受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浪潮的豐碩成果,自然也可以引領中國經濟在未來5年甚至更長的一個時期,重回高速增長的道路——只不過新的高速增長,再不是要素驅動的增長,而是實實在在的創新驅動增長。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