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上市公司與阿里云、騰訊云等國內云巨頭合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7日,今年以來披露與阿里云、騰訊云合作的上市公司至少已有7家。其中,以制造型企業居多。
多家公司牽手云巨頭
神州高鐵近日披露公告稱,公司與騰訊云簽署《框架合作協議書》,旨在共同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在軌道交通產業領域的應用落地。
智光電氣近日與阿里云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基于各自優勢,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構建“基于大數據驅動的面向綜合能源大服務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恒逸石化與阿里云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內容包括:企業云和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企業中臺體系和服務建設、企業智能系統和應用建設及工藝、能源優化提升建設。
沈陽機床也表示,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公司控股股東及騰訊云與沈陽機床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擬充分發揮各自在行業內的資源、技術優勢,聚合工業領域上下游優質資源,共同打造工業云平臺。
此外,泛海控股與阿里云就合作開展“武漢CBD智慧新城”建設達成共識,將推動新城在管理和商業模式上的創新;長亮科技與騰訊云將共同推動打造互聯網金融云服務;常山北明與騰訊云共同推動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運營。
引領產業升級
記者發現,在與阿里云、騰訊云合作的上市公司中,制造型企業居多。不少公司表示,合作有助于創造新的產業業態,引領產業升級。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不斷健全并規模化推廣,基本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
據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測算,2017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規模約為5700億元,預計2017年到2019年產業規模將以18%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萬億元規模。
不少上市公司也在加碼產業升級資金。工業互聯網龍頭工業富聯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擬投入募集資金21.17億元用于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擬投入募集資金10.05億元用于云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