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正在改變中國人的生活。昨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相當于半數中國人已接入互聯網。這其中,九成網民通過手機隨時隨地上網,由此帶來“互聯網+”相關服務的全面開花,在線教育、網絡醫療、網約租車都呈現規模化發展。
2015年,中國新增網民3951萬人,增長率為6.1%,較2014年提升1.1個百分點,網民規模增速有所提升。互聯網普及率50.3%,超過全球平均水平3.9個百分點,超過亞洲平均水平10.1個百分點。同時,網民的上網設備正在向手機端集中,手機成為拉動網民規模增長的主要端口。截至2015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2億,有90.1%的網民通過手機上網,該比例在2014年為85.8%。伴隨著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的使用率集體下降,手機不斷擠占其他個人上網設備的地盤,移動互聯網也潛移默化地重塑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形態。
隨著各地“智慧城市”與“無線城市”建設加碼,WiFi也成為不可或缺的“特殊空氣”。我們每進一家餐館、咖啡館,跟服務員的第一句對話可能都是:“WiFi密碼多少?”
《報告》顯示,隨著公共區域無線網絡迅速普及,網民通過WiFi無線網絡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1.8%。目前,WiFi無線網絡已成為網民在固定場所下接入互聯網的首選方式,而隨之而來的,廣告、流量引導、應用分發、游戲聯運、電商以及大數據等模式,都將成為企業WiFi主要的盈利模式和掘金“富礦”。
2015年,1.1億網民通過互聯網實現在線教育,1.52億網民使用網絡醫療,9664萬人使用網絡預約出租車,網絡預約專車人數已達2165萬。互聯網的普惠、便捷、共享特性,已經滲透到了民生和公共服務的各個領域。
全新的生活方式也顛覆了網民傳統的支付方式,手機網上支付實現爆炸式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手機網上支付用戶規模達到3.58億,增長率為64.5%,網民使用手機網上支付的比例由2014年底的39%提升至57.7%。 (范曉 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