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滴滴出行宣布獲得來自蘋果公司的10億美元投資,這也是滴滴迄今為止獲得的單筆最大投資。同時滴滴本輪融資還獲得多家海內外知名金融及產業機構支持。滴滴公布的最新運營數據顯示,目前滴滴平臺在中國日完成訂單突破1100萬。車主與司機超過1400萬。
到今年6月6日,“滴滴出行”剛創立僅四年。
“滴滴出行” App改變了傳統打車方式,建立培養出大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引領的用戶現代化出行方式。較傳統電話召車與路邊揚招來說,滴滴打車的誕生更是改變了傳統打車市場格局,顛覆了路邊攔車概念,利用移動互聯網特點,將線上與線下相融合,從打車初始階段到下車使用線上支付車費,畫出一個乘客與司機緊密相連的O2O完美閉環,最大限度優化乘客打車體驗,改變傳統出租司機等客方式,讓司機師傅根據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單”,節約司機與乘客溝通成本,降低空駛率,最大化節省司乘雙方資源與時間。
這是智慧交通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捷之一。如今,我們搭乘城市公交用一卡通,自駕用導航,過收費站使用ETC,乘飛機高鐵看相關App;而無人駕駛、自動停車等技術亦正逐漸成為事實。
站在交通運輸部應急指揮中心,顯示屏上各地的交通運輸狀況一目了然,極大地方便了指揮者的決策;上12306網站,購票取票,只需動下手指……
這一切告訴我們,移動互聯正日益改變著我們的出行,而交通運輸部連續發布的交通運輸信息化、科技、標準化等三個“十三五”專項發展規劃,正順應了這一時代的發展。三個專項規劃充分顯示,引領行業創新,聚焦中國智慧交通的升級換代,成為交通運輸部工作的另一場重頭戲。
按照這一思路,“十三五”期間,交通運輸部將著力推進落實“互聯網+”重點行動,包括實施“互聯網+便捷交通”、“互聯網+高效物流”、促進“大數據”發展和應用,以及加快構建車聯網、船聯網等。
我們期待著更加智慧的出行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