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慈溪電子政務建設創新模式適度超前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5-11

    前不久,浙江慈溪市楊高村的老楊通過“農民信箱”發出了希望求購優質葡萄苗的信息,得到了供給者積極回應,如愿以償地購得了心儀的葡萄苗。 

    “農民信箱”以其方便、實用等特點越來越多地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到目前為止,慈溪市農民信箱用戶已達4000余戶,全市300多個村建立了村級聯絡點。預計至今年年底,全市農民信箱用戶將發展到2萬戶。由于目前農民的網絡知識尚處于啟蒙階段,不易對紛繁復雜的信息進行選擇、加工、處理,而“農民信箱”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較好地解決了長期以來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供求雙方難以對接等問題,同時它又是實名制可管理的信箱,每個用戶在系統中發出的信息都有記錄,從而有效地解決了網上信息不真實等問題。這是慈溪政務在為民服務中的創新之一。

    地處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南翼,環杭州灣地區上海、杭州、寧波三大都市經濟金三角中心,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橋頭堡的慈溪市,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積極運用信息技術,特別是 2003年慈溪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設中國慈溪數碼橋,加快區域信息化步伐的決定”以來,進行許多大膽的探索和實踐,有序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創新行政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慈溪市于1998年開始實施政府上網工程,對市、鎮兩級機關統一規劃設計黨政信息平臺,用光纜把機關各部門全部聯網,2000年9月建成全面投入運行,目前已將全市所有黨政機關,銀行、金融、電信部門聯網,機關部門之間公文發送和接收采用電子化。在黨政信息平臺上,還建設了短信服務平臺,遇急事可通過短信平臺發短信至當事人手機提醒。一些鎮(街道)把黨政信息網絡延伸至行政村,進一步擴大了網絡的覆蓋面。為了進一步增強平臺功能,結合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目前正在建設視頻會議系統。

    2005年1月11日,第四屆中國政府網站評估結果發布和經驗交流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發布的評估結果表明,慈溪市人民政府網考核得分55.875分,位居全國第一位。此次評比活動由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主辦,參評對象是在全國2010個縣級城市中進行20%抽樣后的408個縣級政府。慈溪市人民政府網站作為政務橋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99年建成開通以來,目前主要開辟了三北政訊、慈溪概覽、透視政府、政策法規、網上辦事、招商引資、電子地圖等欄目,用戶通過訪問可了解慈溪三北大地的歷史變革和每天新聞,市委、市政府發布的公告、政策文件;可查閱政府各部門的辦事程序、表格下載和辦事結果;可與政府直接交流,反映百姓民意等。隨著網站功能的增強,訪問量不斷上升,目前日訪問量已達1000人次以上。

    目前在慈溪市,城鄉居民可直接憑自己的醫保卡在規定的醫保范圍內任意藥店結算藥費。這得益于慈溪剛建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結報管理系統和城鎮職工醫療管理系統,將醫院、藥店聯網,大大方便了市民的醫藥費結算,也有效地控制了公費醫藥費的開支。

    慈溪市近年來按照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需要,逐步建設了一批行政業務管理信息系統,至今已有19個部門建立了44個業務系統和相應的信息數據庫。譬如:利用市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對全市的重點污染源進行7x24小時在線監測,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市信訪管理部門通過市信訪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收集匯總可能上訪信息,把一些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市食品安全信息系統平臺,一是將全市各級食品安全監測點利用網絡互連,實現食品安全效能監察和輔助決策。二是以網站為依托向政府、食品行業組織、食品企業、社會公眾等用戶提供網站信息服務。還有市暫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統、市農經管理信息系統、市水利信息系統等等,都為有關部門高效行使社會事務管理職能,服務于建設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縣級區域如何快速地推進電子政務建設,以較少的投入成本,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慈溪市在這些年的探索和實踐中有如下幾點體會:

    統一思想 加強領導

    政務信息化需要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尤其是各級領導人員樹立現代政府行政的理念,即扁平式組織結構,小政府大服務,是對行政管理體制的挑戰和改革,慈溪市之所以能不斷推進電子政務建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電子政務,要求市級機關各部門和各鎮(街道)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并配備信息化專業技術人員,將鎮(街道)信息化建設列入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

    構筑平臺 統一標準

    信息資源分散、網絡重復建設、設備閑置浪費、網站功能弱小,是縣級電子政務建設前期普遍的現象。統一技術標準,搭建網絡運行公共服務平臺,是確保信息資源共享、避免重復投資的重要保證。慈溪市按照“大集中”的思路,注重電子政務的頂層設計,統一規劃、統一網絡、統一平臺建設,走集約化、低成本的道路。

    慈溪電子政務建設盡力避免信息資源的部門化、利益化、孤島化,讓信息資源全社會充分共享,實施了“三中心一網站”工程,即歸并網絡,建設內網系統網絡、數據平臺(網絡中心、數據中心);統一后臺,建設外網系統平臺(門戶網站);內外“互通”,建設內外網數據交換系統(數據交換中心),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要求,互不相通的內外網電子政務系統平臺必須實現“互通”,將所有內外網系統需交換的信息資源“實時”交換。

    信息技術高速發展,電子政務系統平臺的軟硬件核心設備配備只有適度超前,逐步投入,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建設資金的效能,才能為業務應用系統提供高性能的平臺支撐。從技術角度來看,所有的政務工作均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高效運作,但考慮到思想認識、工作習慣、應用水平、政策法規等多種因素制約,宜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以點帶面,各個擊破,慈溪市的“三中心一網站”建設,就是充分利用了已建、在建業務應用系統的軟硬件資源,滿足了擬建的業務應用系統軟硬件需求,適度超前考慮了設想建設的業務應用系統需求。只追求系統平臺的統一建設和業務應用的有效展開,不盲目實施設備的一步到位和脫離實際的業務應用上馬,是慈溪市電子政務建設所遵循的基本原則。

    集中把關 源頭抓起

    我國目前的行政體制下,項目建設資金由公共財政投入,而建成設備、信息資源往往被部門化,因此,各部門都喜歡自建一套系統,花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進行數據采集和處理,建設數據庫,采購高檔的設備,強調技術的先進性,最終建成的各個系統由于技術標準不一,不能互連互通,重復建設,造成大量資源浪費。所以,電子政務建設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部門統一協調政府投入的信息化項目,嚴格把關,防止信息化建設無序發展。慈溪市對政府投入50萬元以上的信息化項目由信息化管理部門進行集中管理,從項目立項抓起,項目建設必須按照基本建設報批程序履行立項、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會審、招標、監理、驗收、運行跟蹤監督等程序。

    應用導向 分批完成

    政務信息化項目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有利于政府部門加強社會事務管理的,主要是為機關工作人員更好地履行職責服務的;二是要求政府部門規范辦事程序,提高行政透明度的,主要是為百姓、企業方便辦事服務的,它有可能觸及到一些機關工作人員的既得利益。因此,對于前一類項目,一般只要領導認識到位,經費許可,比較容易推進,對于后一類項目,推進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慈溪市信息化主管部門針對兩類不同的項目,分別采用應用導向、典型示范的方式予以積極推進。對前一類項目,主要是幫助項目建設單位做好建設方案的設計,協調有關部門配合;對后一類項目在制定政策予以激勵、加強考核的同時,采用典型示范,逐步推進,比如,對20個鎮(街道)的門戶網站和0A系統建設,分三批進行,根據各鎮(街道)領導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積極性高低、信息化應用基礎情況分成不同的批次,分三年逐步建設完成。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