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墻、越障,可吸附在鐵磁、玻璃幕墻表面上,每分鐘翻越6到10次,前進速度平均每分鐘2米,能在1小時內清理近百平方米的面積,可滿足局部詳細監視、作業的需求,能在艦船、鐵塔、油罐等人很難操作的立體表面以及其他‘高危區域’迅速爬行,執行區域掃描,實現探測監視任務。”日前,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研發出了一款集聚攀爬翻越等多種武藝于一體的“空間蘿卜”多功能機器人。
“空間蘿卜”機器人通過設計驅控一體的模塊化關節實現結構與功能一體,利用仿生構型設計降低機器人的復雜度,提高了爬墻越障能力。在研發過程中,充分融合了航天軍民兩用技術特點,提高技術前瞻性、產品通用性。該機器人是二部的一款軍民融合產品。
2016年夏項目團隊發現目前大多數寫字樓玻璃幕墻的清潔主要是通過“蜘蛛俠”來完成,人工吊掛在大樓的外面,風吹日曬,操作環境差,勞動強度大,作業風險高。而如果將爬行機器人技術轉化到民用立體表面作業上,無疑可以減輕人員負擔,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讓生活辦公更舒適干凈。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還成立了“創客銀行”,大力支持航天青年創客開展“雙創”活動,二院二部又成立了青年創新工作室。借此東風,該團隊當年便完成了第一代樣機研制,并將產品起名“空間蘿卜”,既表明該產品來源于空間技術,又表示其應用于空間立體表面的清潔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