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手表許會成為閱讀主流
    來源: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15-08-03

    現在手表上的幾款新聞應用,都只能顯示簡短的新聞標題,閱讀原文還要連接手機。這仿佛讓我回到了2001年左右,當時幾家最著名的門戶,主要盈利方式還是手機短信。現在依然可以查詢到新浪當年關于“9·11”的報道頁面,那些頁面旁邊的廣告,就是如何使用當時最先進的手機——比如愛立信、摩托羅拉、諾基亞——來接收關于此事件的最新短信報道,還有給你可憐的灰度屏幕替換由像素點構成的壁紙。

     作為一種提醒工具,手表的侵略性是值得警惕的動向。當年看手機推送的消息,要比打開電腦收發郵件的優先級高。現在看手表又比看手機的優先級要更高,所以我才說手表是具有侵略性的。現在有不少人已經長期佩戴AppleWatch,我想他們會感覺到自己并沒有擺脫之前使用手機引發的精神緊張,相反可能會加重,因為AppleWatch聲稱會對所有手機推送進行篩選,只給用戶提供他們最需要的信息,這讓用戶覺得每一條推送到手表的信息都是最重要的。

     另外,信息越短則越需要精簡,縮水程度越大。手表或者短信手機報的消息長度小于一條微博,但大于供新聞客戶端顯示的12~13字標題。這是一個很微妙的長度,就像《最炫民族風》或者《小蘋果》那樣的“洗腦神曲”,會在無意識情況下更容易潛入你的內心,讓你可能一整天都無法擺脫,甚至在看到詳細內容之前都無心進行工作。

     手表界面也讓我思考另一個問題,就是從2001年到現在,我們的屏幕尺寸無可救藥地增加了。這帶來的并不僅僅是實際攜帶的不方便,更在于屏幕上顯示的元素更多了,以至于哪怕你想用個小尺寸都沒人賣給你。

     哪怕在2010年,我們還看得到摩托羅拉Flipout這樣的方塊手機,即使小女生也可以一手盈握。到現在,大屏機主宰市場,手機的維度是向“薄”進軍,屏幕越來越大,想要回去已經不太可能。但智能手表也許可以提醒我們,在火柴盒大小的屏幕上顯示所有必要的信息原來是完全有可能的,況且我們離過去那個時代還不到10年。(李書航)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