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O需要具備三種眼界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4-05-06

    眼界決定境界。

    CIO(首席信息官)在中國總是給人一種地位尷尬的印象。從十多年前國家推動企業上網工程開始,就出現了這一時髦的職位,號稱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戰略制定者、決策者、大管家,行業內外的信息化熱衷者紛紛對CIO寄予厚望。然而多年過去,企業信息化仍是“一把手工程”,CIO的地位和決策作用,基本取決于企業一把手的重視程度,因此中國CIO的生存現狀可謂參差不齊,有的企業非常重視他的地位,但是很多企業甚至沒有設這個崗。CIO的價值何在?企業里每一個CIO都應該是真正的決策者,CIO是有話語權的,而過去中國大多數CIO做的是對業務的支持和保障。如今,這樣的尷尬局面有望在當前經濟社會和產業技術發展的新形勢下被打破。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首席信息官聯盟第一次工作會議上,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指出,中國要建設網絡強國,其中一個基礎的關鍵的問題是人才,而首席信息官是這支隊伍的領軍者和中堅力量,中國的首席信息官應該在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發揮強有力的作用。分析指出,CIO要實現地位的“翻身仗”,需要具有三種眼界。

    高遠的戰略眼界

    眼界只有高遠,才能視野開闊。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和大數據等相關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的日常生產生活方式,也改變了社會的組織形式,更在深的層次上改變著現在人的思維和行為習慣,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的不斷滲透,正在推動信息化向著一個嶄新的更高的階段發展。

    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徐愈表示,企業要提升競爭能力,必須把信息化作為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化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發展、轉型的重要條件和要素。首席信息官擔當著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責任。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企業信息化的水平可以說決定著國家信息化的水平,CIO們承擔著重大的歷史使命,應具有高遠的戰略眼界。

    “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這同時也是一個創新的時代。互聯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會更大,不僅是消費,還包括帶動就業等。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的產業變革,使得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這些話不是空穴來風。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大數據的浪潮已經顯示了對產業生產力的影響力。

    站在這樣的戰略高度上,CIO需要增強哪些能力?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信息管理部總經理劉希儉認為,首先是學習能力,其次是有效組合調度人財物、采用科學方法實施細化項目的組織能力,以及業務發展能力、基礎技術能力和應用系統能力。而戰略意識的樹立,體現在對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律和特征的指導思路以及掌握運用,是關系企業信息化戰略實施和持續的關鍵能力。

    準確的趨勢眼界

    眼界只有準確,才能把握趨勢。我們要進一步認識信息化發展的規律,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領導力,領悟信息化發展的方法論,找出發展軌跡,把握方向。這一方向目前已初成共識,就是產業互聯網化。

    “互聯網經濟的變革,將從傳統的電子商務,逐步走向面向用戶和消費者的供應鏈電子商務,從B2B、B2C模式轉向C2B,從消費者發起個性化定制,結合柔性生產線。”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認為,互聯網現在正在發生兩個重大的轉折,一個就是以移動互聯網為主要代表的技術應用對互聯網本身產生巨大的沖擊,另一個是互聯網對其他產業特別是傳統產業造成了重大的顛覆,并產生了重大的示范作用。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化,就是用互聯網的技術和商業模式以及互聯網思維與傳統產業融合,產生出一種新的產業形態,形成全球制造的結構化以及企業本身的產業鏈聯盟,變成一個價值網絡,使企業變成一個拓展性的平臺,把所有對企業有用的資源,不僅是原材料的部件,還包括所有的人力資源、技術資源,在網上充分利用起來。

    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王建偉處長提出,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擴散,催生了一系列的新產品、新產業,引領了新的技術經濟模式,由咨詢服務到平臺服務、社交服務、云服務、物聯網,最后達到制造網絡服務一體化,工業企業的互聯網創新熱潮即將開啟。如何創新呢?包括發展網絡生產方式,促進工業大數據集成應用,通過互聯網完成個性化眾包、移動O2O,形成有機的整體,率先在營銷行業發生變革,生產制造由供給導向向需求導向變革,而消費品行業將是變革最明顯、涉及最多的行業。思念水餃利用微信這類移動互聯平臺,結合及時投送的物流服務,為經銷商和消費者打造直接交易的平臺,實現O2O創新,用戶響應非常迅速,保證了水餃和湯圓新鮮送達。消費品行業的變革進一步影響到裝備制造行業,催生了柔性化裝備體系,將帶來三大變化,第一是由集中轉向分散,第二是由趨同轉向個性化,第三是互聯網全程參與。用友軟件高級副總裁朱鐵生認為,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已經實實在在地支撐了企業信息化的模式變化。如果說當前階段以消費互聯網為熱點的話,那么下一個熱點就是產業互聯網。

    敏銳的技術眼界

    眼界只有敏銳,才能掌控技術。未來,不是企業家主導企業發展,而是由客戶主導。也就是說,企業聽員工的,員工聽客戶的,實際上是企業聽客戶的。未來的企業家制定發展戰略的時候,不僅是靠智囊團來決定,而是應該思考客戶的需求。那么首席信息官對此應該做到什么?就是要歸納整理客戶需求信息。億陽集團董事長鄧偉認為,CIO想做到“首席”,其首要的能力應包括:高流程效率、開發新產品和服務、支持決策提供更多信息,而實現這樣能力的前提,在于對技術的準確把握。這些技術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

    信息在人們的工作生活中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交流和文化傳播的形式已經從一對多、大廣播變成了多對多、自傳播。今天已經成功的企業,基本上都得借助于大數據、云計算的應用,因為這事關企業的營銷精準度、發展速度和成本。數據如果用好了就是金子,如果沒有用好就是沙子,所以在巨大的數據沖擊下能不能挖掘金子是關鍵,不在于數據本身有多少,而在于有沒有能力挖掘這個價值,這是CIO們的責任。

    “技術已經在影響傳統行業的變革,也對企業經營管理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朱鐵生指出,到2012年,技術已經成為全球CIO心目中影響企業的最重要因素,超過了人員技能和市場因素。而目前國內企業在對技術的影響力的認識上,相比之下還有差距。無論是技術還是應用,最后落到企業身上都會形成各種各樣的數據,這些數據確確實實在影響著企業的產品研發和面向消費者的營銷創新。企業的大數據管理,好像這個概念離我們很遠,其實離我們很近,已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影響。數據已經實時化,已經可以形成多個維度,并提供對產品定價和服務的支持。亞馬遜可以做到70%的用戶首次登錄首頁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用戶看到的都是非常實用的東西,是讓用戶想買的東西,這樣的效果是驚人的。又比如云計算,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企業不再買服務器了,直接租用云空間。

    “臺風來了豬都會飛”,“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網上曾經非常流行的這兩句話非常恰當地勾勒出目前中國CIO們所面臨的局面。只有具有高遠的戰略眼界、準確的趨勢眼界、敏銳的技術眼界,CIO才能達到其應有的“境界”,在企業信息化建設應用乃至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成為理所當然的弄潮兒。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