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G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移動通信信息服務為代表的各個產業領域正在由注重規模和速度的粗放運營模式向注重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的精細化運營模式轉變。同時,OTT的快速崛起,也給電信運營商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在此背景下,大數據給電信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移動通信信息服務將如何幫助運營商應對OTT挑戰?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東信北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廖建新教授。
面臨OTT服務提供商的直接競爭,電信運營商的利潤遭到嚴重侵蝕,管道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與此同時,電信運營商又有著基礎設施、用戶、平臺、產業鏈等資源優勢。“在此形勢下,大數據將幫助電信運營商應對競爭,獲得收益,扭轉競爭格局。” 廖建新表示。
廖建新認為,大數據對電信行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改善用戶體驗。通過對大數據資產的有效利用,電信運營商能夠更好的了解客戶,提供客戶滿意的服務和產品,提高客戶忠誠度,降低流失率。
第二,支撐企業決策。通過大數據可視化,實時真實準確展現企業發展現狀,支撐企業的戰略決策和管理。
第三,創新商業模式。大數據應用為電信運營商開創了新的盈利模式。例如:產業鏈的合作模式、數據的開放運營等等。
“對電信運營商而言,以最快速度將全新靈活的大數據戰略整合到企業核心發展中,充分利用數據資源,創新商業模式,促進利潤增長,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廖建新強調。
打造新型大數據產品體系
經過6年大數據產品的研發沉淀,東信北郵形成了以價值為導向,以生產性、決策性、開放性為核心能力的新型大數據產品體系,面向電信、移動互聯網、金融、制造、廣電、電商、政企等大數據領域提供完整解決方案。
廖建新介紹說,東信北郵大數據產品已在電信運營商現網系統應用多年,覆蓋浙江、湖南、江西、江蘇、青海、廣西等省份,產品系列包括:手機閱讀BI(商業智能)系統、無線音樂BI系統、流量經營分析系統、垃圾短信騷擾電話分析系統、位置精準營銷系統等。
截止目前,東信北郵大數據產品累計服務4.5億用戶,為3.2億用戶提供個性化推薦服務,為2.5億用戶提供精準營銷服務。科研方面,已在相關科研領域發表SCI、EI檢索論文30余篇,申請國家技術專利十余項,曾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中國移動集團創新成果一等獎、中國移動集團重點研發項目及優秀模型、部委創新試點、教育部聯合重點項目等多項榮譽。
以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BI系統為例,通過大數據BI平臺產品,實現智能推薦、精準營銷、用戶分析、產品分析、門戶分析、智能報表、合作伙伴管理、數據開放等大數據應用。通過打造生產型BI應用,每天為千萬級終端用戶提供個性化推薦,為百萬級終端用戶提供精準營銷,直接提升用戶留存率、訂購轉化率等企業重要KPI指標。
同時,手機閱讀BI面向基地內部人員提供數據分析支撐、運營支撐、決策支撐,大幅提高企業運營管理效率;面向全國省市及合作伙伴,提供數據開放服務,樹立基地在價值鏈中的主導地位,并實現產業共贏。
“我們的手機閱讀BI系統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評價,被客戶形象的稱為‘手機閱讀基地的大腦’。”廖建新自豪地說。
十余年內,東信北郵通過自主研發和持續創新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三次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連續入選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并入選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此外還獲得了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獎和中國專利優秀獎。在大數據領域,我們剛剛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獎,并正在計劃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通過持續創新,東信北郵確保了技術領先優勢,形成了核心競爭力。
未來:大數據創造新價值
對于大數據技術未來的發展,廖建新認為,大數據技術在移動通信信息服務領域前景廣闊,將創造出革命性的新價值。
首先,實時數據采集、高速網絡傳輸、海量數據存儲和分布式云計算等技術和產品的迅速降價和快速普及為大數據技術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和產業支撐。
其次,當前移動通信信息服務領域中數據的爆炸性增長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原料。
第三,當前移動通信信息服務企業對大數據技術高度重視,大力投入,這為大數據技術在此領域的應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隨著大數據技術這種全新的方法和工具在移動通信信息服務領域的深入應用,必將創造出革命性的新生產力,促進移動通信信息服務產業進入新一輪爆發性增長。” 廖建新指出。
廖建新表示,東信北郵將與各領域的伙伴深入合作,研究并應用大數據關鍵技術對各領域持續生成的服務數據、用戶數據和網絡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并將產生的結果和知識應用于服務和支撐系統中,對服務的運行數據進行縝密的評估和診斷,并實現對用戶的行為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
“在未來五年內,東信北郵將針對電信、移動互聯網、金融、廣電、制造業等行業的需求,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重點研發能夠為客戶提供核心競爭力、創造新價值的大數據應用支撐產品和智慧經營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