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柜收費不能損害知情同意權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09-19

    強行將快遞入柜,且讓消費者為快遞柜收費埋單的行為,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同意權。最明智的做法是,讓消費者在寄件過程中,可以選擇配送方式,在訂單中標注是否可接受入柜或代收服務,而快遞員應遵守行業規范,電話確認收件人是否方便親自接收。

    快遞柜的出現提供了末端配送的便利,在前期廣泛布點、免費推廣培育大眾使用習慣后,企業也開始探索盈利模式。近日,有消費者反映,自家樓下一直免費的快遞柜突然開始收取費用,但誰來付費卻是由快遞員來決定,快遞員可以選擇自己付費或由收件人付費,但往往是消費者被迫“買單”。對此,消費者表示了不滿,快遞員同時也強調了自己的苦衷。

    開啟收費模式是快遞實際運營的必然結果。但是,到底應該由誰來為收費的快遞柜埋單,才是公平合理的?

    顯然不應該由購物的消費者埋單。今年5月正式實施的《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這一規定,直指快遞員不經允許就將快遞放在快遞柜和代收點的行為。相關法規要求快遞入戶,快遞員做不到快遞入戶,將快遞直接扔進快遞柜,便涉嫌違規,要求消費者為收費的快遞柜埋單,顯然說不過去。

    由此來看,快遞柜收費該由快遞員埋單?未必。快遞員在可以選擇自己付費或由收件人付費的情況下,基本沒人選擇自己付費。

    說來說去,消費者和快遞員都不應是快遞柜費用的承擔者。快遞企業如果不能通過增加人手、減少派件量、增加快遞員收入等措施,來保障快遞入戶,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好的服務體驗,它們就理應承擔這部分生產經營成本。何況,布局快遞柜換來的市場份額價值,遠大于其能否帶來微薄的利潤,末端網點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配送效率。換言之,從長遠來看,布局快遞柜有一定的戰略意義,鼠目寸光的收費或許會讓消費者用腳投票。

    強行將快遞入柜,且讓消費者為快遞柜收費埋單的行為,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同意權。最明智的做法是,讓消費者在寄件過程中,可以選擇配送方式,在訂單中標注是否可接受入柜或代收服務,而快遞員應遵守行業規范,電話確認收件人是否方便親自接收。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