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信息協會優勢 推動信息資源開發利用
――2005年地方信息協會秘書長工作會議綜述
中國信息協會主辦,甘肅省信息中心、信息協會承辦的“2005年地方信息協會秘書長工作會議暨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高級研討班”于7月28~30日在甘肅省敦煌市舉行。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1.發揮協會優勢,推進信息資源開發利用;2.協會工作經驗交流;3.新時期信息協會的作用與定位。來自全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14個中心城市信息協會、信息中心及IT企業的80余人出席了會議。
會議由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鄒向群等同志主持。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施鳳海和甘肅省信息中心主任、信息協會會長魏立橋等同志到會致辭;國家信息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張新紅作了題為“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趨勢”的主題報告;中國信息協會特聘請專家吳曉敏作了題為“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總體框架與建設”的專題報告;來自上海、湖北、江蘇、深圳信息協會的代表和中國信息協會市場研究專業委員會、信息安全專委會的代表介紹了工作經驗。北京甲古文軟件系統有限公司高技術咨詢顧問包彤和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客戶部經理湯全友各自介紹了本公司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解決方案和應用案例。代表們分成三個小組就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信息協會的定位與作用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并向大會進行匯報。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鄒向群作了題為“充分發揮信息協會優勢,推動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總結報告。
會議對以下問題進行了討論,并達成了基本共識。
1.明確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戰略地位,提出推動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政策建議
張新紅同志關于“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趨勢”的主題報告,抓住了我國信息化發展的重點,展示了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前景,分析了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協會、乃至整個信息系統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非常鼓舞人心。幾位代表的發言也突出“發揮協會優勢,推進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主題。關于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張新紅同志在論述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戰略地位后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健全管理體系,加強領導,規范管理。明確信息內容數字化工作的領導機構,加強領導、管理與協調力度,對相關的立法、規劃、標準制定、項目審批、檢查監督與評估等實施統籌規劃指導,采取堅決措施改變當前信息資源建設中各自為政、條塊分割、資源壟斷等弊端,合理配置與共享資源;推進CIO體制建設,研究制定《CIO資質認定與管理辦法》。研究制定《信息內容企業資質認證與管理辦法》;建立“內容數字化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對國家重點支持的內容數字化項目加強檢查監督和評估。
(2)制定內容產業發展規劃。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為契機,研究制定《“十一五”國家內容產業發展規劃》,指導內容數字化工作;規劃應對“十一五”期間國家關于促進內容產業發展、加快內容數字化步伐的發展方針、指導原則、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給予清晰描述,并提出若干重點工程支持計劃。
(3)分類指導,重點支持。政務業務類信息內容,如公文、法律法規等,對其可公開的部分,應主要通過相關法律的實施促進其及時向社會公開,進一步的數字化、產業化服務主要由市場引導;資源壟斷類信息,如專利、商標、標準等,內容存量不大且數字化程度已經很高,也具有重要的市場價值,重點是通過引入市場競爭,促進其網絡化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資源集中且公益性特點明顯的信息內容,如文物、檔案、地圖、工程圖紙等,內容存量巨大且數字化比例不高,重點是要統籌規劃,適度支持,加快內容數字化步伐,并在此基礎上促進網絡化服務;大眾傳媒類信息內容,如報紙、期刊、廣播、電影、電視、音像等,歷史存量巨大,市場化運作機制比較成熟,可主要通過市場調節完成數字化轉換和服務工作,政府的工作重點主要是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針對內容數字化產業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政府可以根據不同的信息內容制定不同的政策,盡可能將信息內容數字化產業向社會資本開放,以加快其發展。適時發展風險投資,建立資本退出機制;建議制定《鼓勵內容數字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在融資、稅收、折舊等方面給予優惠;設立“國家內容數字化專項資金”,制定相應的資金補助與信貸貼息政策,對重點企業和項目給予扶持,促進內容數字化產業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快速成長,著力打造一批具有相當實力和經驗的內容數字化企業。
(5)鼓勵技術創新。強化技術研發和創新戰略,全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活動。在鼓勵建立和創新適合中國國情的、有利于中國內容數字化企業發展的商業模式的同時,積累和豐富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包括對圖文的掃描、對流媒體的信息壓縮、數據挖掘和資源聚合技術等;務必突破反“內容隱藏”技術,以免釀成信息安全的隱患;扶持和引導民族軟件企業大力開發中文快速錄入、快速掃描及高精度識別等軟件開發和推廣,政府帶頭采購國產軟件。
(6)加強法律法規與標準化等基礎工作。通過立法確保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可公開的信息內容及時向社會開放;結合我國實際,并參照WTO等國際組織的相關規定,就內容數字化的版權保護問題進行專門研究,提出切實有效的措施,打擊各種形式的盜版、侵權等違法行為,為數字內容加工制作提供法律保障;兼顧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自主研究兩個重點,強化內容數字化相關的標準化建設。
2.探索差異化服務新理念,開創協會工作新局面
來自上海、湖北、江蘇、深圳和信息安全、市場研究等方面的大會發言有很多經驗可借鑒。隨著我國加入WTO后各項承諾的逐步施行,協會的工作視野和服務視野的全球化將給我們的工作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當前的社會環境為信息協會的定位提供了相當多的選擇,協會定位應與時俱進,因地制宜。
上海市信息協會常務副會長陸國梁的發言引起大家關注。他在分析協會的定位和作用時指出:信息協會當前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而挑戰大于機遇,協會開創初期所具有的優勢越來越弱,主要表現在:起步早的先發優勢越來越弱。一大批信息中介、行業協會的誕生使信息協會面臨激烈的競爭;掌握政府信息的壟斷優勢越來越弱。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務信息的公開,使信息協會賴以吸引會員、服務會員的信息優勢逐步喪失;以國有經濟為主體的體制優勢越來越弱。多元經濟的發展,使信息協會原先依靠半行政手段發展會員、開展工作的方式難以延續;覆蓋面廣的主體優勢越來越弱。信息協會以其成立早、層次高,在開創初期凝聚了信息內容、信息技術科研、教育、生產、流通的各個方面,成為信息化領域的主體協會。隨著各個行業信息化的發展,各種信息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群雄四起,信息協會的主體優勢逐漸弱化。面對這種競爭態勢,他認為選擇實施差異化戰略是信息協會生存發展的唯一戰略選擇。協會應滿足客戶的各種各樣的需求;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給客戶帶來效益;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別人無可替代。亦即差異化戰略。實施差異化戰略的具體措施是:發展信息內容服務重點業務,以信息作為連接政府與企業、會員與會員之間的中介、橋梁。要重視信息資源開發的深度和二次加工,讓會員能用最小的成本、最少的時間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為會員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會員開展個性化的服務。要以人性化的服務使會員滿意,以針對性的服務滿足會員各種各樣的需求。鍛造一支具有高度責任心,敬崗愛業、有奉獻精神的協會工作人員隊伍。
3.進一步明確信息協會的定位與職能,不斷拓展新的業務領域
鄒向群副會長論述新時期協會定位和職能指出:信息協會是信息領域的專業化市場中介機構。從社會組織結構上說,它是介于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非政府組織;從行業層面看,它是信息行業內的一個中介組織;從產業層面看,信息協會是以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為中心,以推進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為重點,作為協會的主導業務。從這樣的定位出發,信息協會的基本職能、任務是:履行中介服務職能,圍繞信息化建設需要,整合社會資源,通過開展業務活動,為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為企業經營提供參謀咨詢,為會員單位提供服務保障,借以推進信息內容產業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加快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為了履行好信息協會的職能、任務,根據多年經驗,應該抓住以下幾個要點:
(1)信息協會要以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為中心,以推進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為重點。協會確立這樣的主導業務,一是由信息化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以及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在信息化建設全局中的地位決定的,二是
從協會自身的性質和條件出發,憑藉協會的能力和優勢可以承擔這樣的主導業務。上海市信息協會提出以信息資源開發為主題,以打造信息內容產業為抓手,突出個性化服務,注重信息資源深度開發和加工增值,實現客戶利益的最大化。這是一個具有新意的思路和經驗,值得借鑒。
(2)要以開放姿態,聯合社會各界的人力智力,建立一支專家人才隊伍。協會工作要開拓新局面,最根本的是依靠知識和智力提供優質高效的中介服務。要加強同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以及產業界的聯系,在協會周圍團結一支有影響、有實力的專家、學者隊伍,為協會工作的開展發揮智囊團作用。
(3)抓住信息化建設中的突出問題,不斷創新協會工作的內容與形式。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信息化是一項工作量浩繁的系統工程。信息協會只能抓住其中突出的問題作為切入點,比如可以圍繞信息開放、資源共享,完善法規、培訓人才,普及信息知識、傳播信息文化、培育市場、擴大需求等問題,舉辦研討論壇、課題研究、專業培訓,以及創辦網站刊物、咨詢服務、考察交流等項活動,提出有關發展戰略、政策措施以及工作思路的建議。以高質量的工作成果滿足政府、企業多方面的需要,取得了政府的支持和企業的信賴。湖北省信息協會在這方面做出了成績。
(4)要建立相對穩定的經常性業務,逐步形成品牌產品。協會工作要突出重點,集中力量,堅持下去,做到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這樣就會取得實效,逐步擴大影響,產生品牌效應。江蘇省信息協會在規劃研究、咨詢服務和信息化論壇方面的業務搞得比較活躍,而且引入了市場化運作方式,這是可貴的探索。
(5)加強協會自身建設,提高工作的效能。協會既無行政權力也無經濟實力,只有靠提供服務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為此,協會必須加強自身建設,造就一支有全局觀念、服務意識、奉獻精神和良好業務素質的職工隊伍。同時,還必須在干部使用和工資分配中引入激勵競爭機制,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協會工作的質量與效能。要探索運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在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建立支撐協會生存發展的經濟實力。
4.推動信用服務業發展,積極籌建信用信息專業委員會
會中, 中國信息協會信用信息服務專業委員會籌備組專門召開會議、就籌建信用信息專業委員會有關事宜進行座談,并達成共識。
經國家發改委和民政部批準,中國信息協會將組建信用信息服務專業委員會,專門從事信用信息服務業務。主要職能是圍繞信用體系建設搭建企業與政府聯系的平臺,通過開展業務活動,為政府決策、為信用企業發展、為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提供中介咨詢服務。信用信息專委會籌備組自2003年底成立以來,在國家發改委財金司支持下,組團赴美進行了信用體系考察,召開了信用建設座談會,開展了北京、上海、浙江、深圳、武漢等5省市專題調研,從而在理論、業務和組織上為專委會的成立作了充分準備。在這個基礎上擬于今年9月份召開信用信息專委會成立大會。成立大會將同“信用服務業發展論壇”同時舉行,由中國信息協會與國家信息中心共同主辦,參會范圍包括:信用服務企業,各省市信息中心主任,部分省市發改委財金處處長。
中國信息協會信用信息專委會是國家發改委主管之下的中國信息協會所屬的專業化市場中介機構。以信用服務企業和信用風險管理基礎好的一般企業作為基本會員單位,邀請國家發改委有關司負責同志參加專委會的顧問班子,邀請從事信用理論與實務研究的專家、學者組成專家組,對專委會工作給以指導。信用信息服務專委會的理事會將由公職人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和理論工作者組成。各省市信息協會、信息中心負責同志可作為專委會理事或常務理事人選,各地的信息協會和信息中心既是中國信息協會的會員,同時也是專委會的會員。
這次地方信息協會秘書長工作會議,同時召開以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主題的研討會,與會代表一致認為,主題選得準,體現與時俱進的思想,協會工作要立足新起點,推出新舉措,再攀新高峰,突出我國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重點。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與會代表熱切希望秘書長工作會議今后每年召開一次,部分省市協會的領導在會上表達了承辦下次會議的強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