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辦理營業執照登記、工商許可等事項,需要跑好多個部門。現在可以在網上直接提交材料,只用跑一趟,數字政府對我們來說真的方便了很多。”在甘肅省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一名正在辦事的企業代表對記者說。
近年來,甘肅省和中國移動積極合作,全力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探索數字政府建設新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條符合甘肅實際、技術架構一流、應用特色鮮明的數字政府建設新路徑。目前,甘肅省2500萬人基本實現了“一人一戶”,全省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達到98%以上。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走進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一件事一次辦”服務專區、自助辦理區、申報輔導區等區域劃分明確,各崗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
事項細分、統一辦理、流程優化、時限縮短,這是甘肅省數字政府建設鮮明的特點。一直以來,甘肅全省政府部門不斷深化事項梳理、提升服務效能。按照統一事項、統一申報、統一受理、統一辦理、統一評價、統一材料的“六統一”標準,升級重構了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著力打造網上政務服務升級版。同時,全面組織開展省、市、縣、鄉四級88.9萬項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梳理。目前,“甘快辦”手機端可辦理事項由6.7萬項增加到22.3萬項,增長了2.3倍。省直部門的所有宜辦事項實現了全程網上可辦,一件事主題集成服務由182個增加到534個。
在一樓稅務綜合服務專區,記者看到只有幾位群眾在辦事。工作人員介紹,這里是整個大廳內人最少的區域,得益于“網上辦”服務,目前甘肅省稅務局推出以電子稅務局為主、自助服務機為輔、政務大廳兜底的服務模式,“不來即享”的業務有近400項,“最多跑一次”的業務有178項。
綜合窗口受理,相關數據在后臺流轉,規定時間內將辦理結果告知企業和群眾,這幾個簡單的流程極大提高了群眾和企業辦事的便利度,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朱峰向《人民郵電》報記者介紹:“目前大廳共有1072個進駐事項,平均每天大概有7000個辦件量。網上辦件數以每年20%的速度上漲,進廳人數每年以20%的速度在下降,這得益于‘放管服’改革以及‘互聯網+政務’的飛速發展。”
數據共享+特色應用
打通政務服務全流程
數字政府建設的關鍵在于數據的共享。數據共享流通將極大地凸顯數據價值。那么,大規模數據是如何在甘肅各級政府部門之間流轉的?
“90%以上的政務信息系統實現了集中上云。”甘肅省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沈渭智介紹,通過統一的政務云管理平臺,并依托中國移動的技術力量,甘肅向全省政務系統提供統一的云計算、云存儲、云管控、云安全服務,實現了政務云資源統一調度和管理,并建成全省一體化大數據基座,升級重構了甘肅省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截至2023年6月底,累計發布共享目錄16.8萬條,較2022年初增長了11倍;掛接資源20.6萬個,增長了163倍;匯聚政務數據1400多億條,增長了138倍。
在中國移動絲綢之路西北大數據產業園,記者了解到甘肅省多個政府部門已入駐,產業園一期項目中3398個機架使用率達到91%左右。
后臺數據共享流通,前臺應用也在不斷完善。甘肅省以“甘快辦”應用為全省移動端政務服務總樞紐,整合各地各部門政務服務應用,實現統建共管、整體聯動;統籌建設12345政務服務熱線,整合行業熱線57條,形成“統一聯動、一號響應”的政務服務熱線體系;建成“隴商通”一鍵服務系統,匯聚各級政府門戶網站、甘肅政務服務網、“甘快辦”以及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748個端口,初步取得了數據共享、數據支撐和數據應用的階段性成效。
從后臺數據到前臺應用,甘肅省數字政府通過與中國移動合作,打通了數據壁壘,豐富了群眾辦事“窗口”,打造出特色應用,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辦事模式。
建用并重+政企合作
數字政府形成“甘肅經驗”
作為全國首個在省級進行數字政府建設統籌和系統集成的省份,甘肅數字政府項目在建設之初就確立了“中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目標。
沈渭智對《人民郵電》報記者表示,數字政府建設的“甘肅經驗”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堅持省級統籌模式,市縣深度推進應用,做到建用并重。二是采取政企合作模式,解決資金、人才問題,快速有效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2021年,甘肅省委省政府確定由中國移動作為甘肅數字政府建設的主力軍,采取“省級統籌主建、市縣配套推進、系統集成應用、水平整體躍升”的建設模式,精心打造數字政府技術架構和應用平臺。中國移動在全國調配了3000余人,集成了全國78家信息化企業的一流軟件和產品,打造了“1網+1云+1基座+1支撐+1中心+1平臺+N應用+1入口”的技術架構,高標準建成覆蓋省市縣三級的488個數字政府建設項目。
在2022年度省級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評估中,甘肅省首次進入“高”等級的省份行列,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的充分肯定,被中國信息協會授予“2022數字政府建設卓越貢獻獎”。
省級統籌、建用并重,推動數據共享流通,政企合作匯聚資金、人才,甘肅省數字政府建設走出了一條符合當地發展實際的路子,也為其他省份“互聯網+政務”的發展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