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中國信息協會2018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于2019年1月15日在京召開。中國信息協會會長何翠芹,副會長李元香、陳宣慶、吳鈺、朱玉等領導同志出席會議。來自協會23家分支機構、4家所屬雜志社負責人及協會各部門同志5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何翠芹會長主持。
(中國信息協會2018年度分支機構、雜志社總結表彰會全體成員濟濟一堂)
首先,由中國信息協會會長何翠芹向會議致歡迎辭,對協會2018年來的發展歷程做了回顧,并對2019年各分支的發展規劃做了戰略部署。何會長表示,協會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成員的辛勤付出,協會響應習主席“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需要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的號召,面向國務院各部委、各級地方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門服務,緊緊圍繞信息化工作的重點不斷創新進取,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中國信息協會何翠芹會長)
何翠芹會長指出,2018年協會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建立起“吐故納新、優勝劣汰”的動態調整機制。協會批準成立了“中國信息協會軍民融合專業委員會”“中國信息協會人工智能分會”“中國信息協會云計算專業委員會”三家新的分會,撤銷了“中國信息協會信息惠民分會”、“中國信息協會質量分會”,將“中國信息協會預測專業委員會”變更為“中國信息協會數字經濟專業委員會”。分支機構增至24家,隊伍日益壯大。新分會的成立進一步拓寬了協會的業務領域,提升了協會的行業影響力,對協會未來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與會領導認真聽取意見并做記錄)
會上,各分支機構、雜志社代表分別匯報了2018年度的工作總結及2019年的工作設想,并對協會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朱玉會長對各單位工作進行了點評,分析了各個分支機構、雜志社的工作特色、業務優勢,同時對2019年工作提出要求及建議。
朱玉副會長提到,在智庫建設方面,將專家組合到主流業務的實踐中來,使之成為社會組織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各分支機構和雜志社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在品牌打造方面,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把握轉型新機遇,尋找變革新動能,構建服務型協會工作模式和運行機制,整合、集結跨界資源,推動品牌會展縱深發展;在宣傳報道方面,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宣傳要掌握主動,讓社會各界了解分支機構、雜志社工作有暢通的渠道;培訓工作在戰略層面,要從行業的“三個新”即新環境、新業務、新能力著手,實現培訓、認證、就業一體化,真正為學員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體系;在團體標準方面,目前協會已具備開展團體標準制定的主體資格和專業資格,希望各分支機構做好團體標準的歸口管理工作,組織會員單位進行團體標準的申報、立項、評審、修訂、審批和發布工作,協會將積極向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進行推薦及轉化;在服務提升方面,作為國家發展改革委主管的社團組織,要充分發揮協會的政府資源、行業優勢、專家智庫和媒體渠道,研究信息化領域戰略性、前瞻性課題,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開拓行業發展的新局面。
對于2019年的協會工作,朱玉副會長提出如下具體要求:(一)要不忘使命,增強定力。這是確保協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每一個社會組織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都有自己的職責和使命;(二)要聚焦主業,循序漸進。這是確保協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方法和價值觀支撐,協會的工作眾多,當人力物力財力有限時,都做好很難做到,這就要區分輕重緩急,有一個統籌安排。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久久為功的意識,從能辦到的事情做起,從社會最需要的事情做起,堅持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三)要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優化服務。這是確保協會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不斷改革創新,不斷優化服務,深入挖掘行業發展的真正需求,做好行業信息服務,加強行業人才培養,促進行業交流,幫助整合資源、化解矛盾,凝聚行業力量,真正成為行業的服務者;(四)要牢記“一個意識”,提倡“三種精神”。“一個意識”就是規矩和法紀意識,協會是社會組織不是政府部門,功能定位要精準。“三種精神”,工匠精神、學習精神、自律精神。
會議最后,進行了2018年度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何翠芹會長以及副會長李元香、吳鈺、朱玉為先進單位和個人頒發證書并合影留念。獲獎名單如下:
1、中國信息協會2018年度先進集體:會員與對外交流部、傳媒中心、信用專業委員會、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信息專業委員會、教育分會、量子信息分會、醫療衛生和健康產業分會、《中國產經》雜志社;
(中國信息協會2018年度先進集體合影留念)
2、中國信息協會2018年度先進個人:劉燕華、張鳳英、曹杉、李平。
(中國信息協會2018年度先進個人獲獎者合影留念)
本次會議明確了協會“聚焦新產業、服務新經濟、驅動新動能”的工作要點,信息協會在2019年將不斷開創新局面,為經濟賦能、為政務支撐、為生活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