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云形態持續演進 四大能力成為關鍵
    來源: 人民郵電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5-20

    經過十余年發展,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已經從最初的十幾億元快速增長至2020年的近2000億元。高速的發展證明了云計算在技術和概念上的成功,也說明云計算是絕大多數企業開啟數字化轉型的必經之路。

    公有云有著相對低廉的資源價格、更靈活的擴展性以及完整的平臺和應用服務選項,而私有云則能夠提供更好的性能、更低的時延以及針對關鍵業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這些都是企業在擴展業務時必須考慮的因素,因此,混合云的大行其道也就順理成章。

    混合云成為云的主流形態

    在4月舉行的2021 NAVIGATE領航者峰會上,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聯合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共同編寫并對外發布了《混合云藍皮報告》。報告不僅對當前國內混合云市場發展狀況作出了詳盡的總結,更深刻剖析了混合云的要素構成和未來發展趨勢。

    報告指出,相比全球市場混合云高達82%的部署比例來說,在國內,這一數字剛剛超過50%。之所以會有這種差異,一方面源于國內混合云部署起步較晚,另一方面則因為傳統混合云在多云管理、云網協同、安全等方面仍舊存在很多隔閡,導致復雜應用的跨云部署效果不及預期。

    為滿足不同需求,云計算出現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分支。同樣,在混合云的發展道路上,同構和異構也成為新時代混合云發展的兩大重要方向。

    混合云中的同構與異構

    顧名思義,同構混合云指的是公有云和私有云、邊緣云完全采用相同的技術架構。這種天然的統一性使得企業可以輕易在所有云、所有業務場景中獲得資源、服務以及安全等層面的完全一致性,讓業務和應用得以快速擴展。同時,企業也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運維和運營成本。

    與之相對,異構混合云則是指公有云和私有云在服務器、OS等層面采用不同架構,但在PaaS等管理平臺層面取得統一。由此便能根據場景和應用的不同有針對性地構建基礎設施,以便在保持開放性的同時兼容多樣化的需求。

    根據兩種混合云的不同特性,報告也指出了同構混合云及異構混合云的適用范圍:前者更適合中小企業以及那些需要頻繁變動和重構的新業務,而后者則更適合業務龐雜、對可靠性要求高及受合規性限制的大型企業集團和政府上云。同時,報告也指出,即便有架構層面的本質區別,同構和異構混合云都以多云的統一管理、統一運維為核心訴求。

    因此,無論用戶選擇哪種結構的混合云,解決方案提供商都應該兼具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產品技術底蘊,基于長期的政企客戶服務經驗,提供包括多云、公有云、私有云、邊緣云在內的多種云交付模式。

    混合云的四大關鍵能力

    從混合云的特性出發我們不難發現,要實現統一納管、高效運維,混合云解決方案必須具備在多云管理、云網協同、安全管理、云原生四個維度的強大能力。這些關鍵能力將決定用戶應用的部署位置、交互模式和協同效率,進而對業務產生巨大影響。

    多云管理

    混合云的多云管理并不只是簡單地兼容OpenStack、VMware、Kubernetes、Rancher等不同的虛擬化形態,更需要幫助用戶建立起橫跨多種資源形態的統一運維管理、服務運營和安全能力。同時,混合云還應該具備在統一的管理門戶上實現多資源池/多租戶統一管理、權限分配、計量計費、平臺審批、服務目錄維護、組織機構管理等眾多功能。由此,混合云的用戶才能無視技術及架構層面的復雜性,專注于服務、運維和業務創新。

    云網協同

    公有云和私有云共同組成了混合云,因此用戶在業務部署和管理過程中也必然要考慮不同地點、不同網絡環境和配置情況下應用之間的數據交換與流動問題。這意味著混合云不僅需提供傳統的VPN和專線服務,更應該積極利用SDN或相關技術提供云專線和云專網來保證混合云的端到端網絡連接。

    安全管理

    混合云中的公有云和私有云部分都有各自的網絡邊界,因此,用戶不僅要關注邊界內部的網絡安全,更要保證邊界之間的網絡可靠性和數據安全。在數據安全層面,混合云首先需要利用各類安全加密算法避免明文數據的公網傳輸,以降低安全事件所帶來的數據和經濟損失。其次,混合云的使用者也需要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上部署統一且具備更高一致性的安全策略。由此,用戶才能更加統一地分析、統籌各種安全事件和威脅所帶來的影響,形成完整安全體系。

    云原生

    云原生要求PaaS平臺完成功能與硬件的解綁,實現功能的模塊化。這些模塊能夠以松耦合的形態共同組成一個易于組合和擴展的服務平臺,以便上層應用可以輕松調用。在實際應用中,PaaS平臺應當以API的形式對外提供各類能力和服務。在應用層面,用戶則能夠以容器等更輕量化方式實現開發工具、開發流程的混合云部署,進而實現DevOps敏捷開發體系的形成。

    實踐出真知 洞察鑒未來

    在《混合云藍皮報告》中還分享了部分行業內優秀實踐,例如,天津大學和武清區智慧城市等創新項目中通過同構混合云實現了教育、城市等領域的資源、應用高度協同,顯著提高了用戶的工作效率;在某大型能源企業上云過程中,通過異構混合云實現了跨地域、跨資源池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眾多混合云項目的持續落地證明混合云解決方案已具備充分的可行性,能夠滿足用戶的多維度需求。

    報告還指出混合云存在算力多元化、分布式部署、云資源抽象化三大發展趨勢,行業領軍企業正在這些領域持續開展前瞻性的技術探索和產品研發。

    作為實現數字化轉型的主要手段之一,混合云會伴隨政企用戶數字化轉型的持續深入而不斷發展。這需要混合云的公有云、私有云部分在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相互借鑒的前提下展開持續的技術探索、架構探索、方案探索。隨著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不斷進化的混合云解決方案必將助力千行百業實現一個更加廣闊的數字化未來。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