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在線新經濟”正爆發出澎湃能量 
    來源: 文匯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4-16

    “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一直在隨勢而變。看得到的,是新世界城、上海世茂廣場、TX479等購物中心相繼轉型升級、煥然一新;看不見的,是“新基建”動態更新,半條南京路上的品牌都上“云”了,5G網絡鋪進了商場,直播帶貨成了品牌營銷的新方法……它正是上海“在線新經濟”活力不斷迸發的一道縮影。
      疫情防控時期,上海“在線新經濟”企業爆發出澎湃能量。在創新突破中,上海“在線方陣”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在與實體經濟的融合中,又顯示出強大的經濟新動能。
      4月13日,《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發布,聚焦12個重點領域,提出花3年時間,將上海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在線新經濟發展新高地。
      高屋建瓴
      強化政策供給,下好“先手棋”
      促進經濟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上海在發展“在線新經濟”方面強化政策供給,下好“先手棋”。4個“100+”行動目標,12個重點發展領域,繪就一張清晰的發展藍圖。
      《行動方案》的快速出爐,背后是上海審時度勢的洞察力和強大果斷的決策力。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坦言,防疫期間,企業市民對于“在線新經濟”的感受度很深,在線辦事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在線服務加速監管制度創新、在線技術重塑產業發展格局、在線新業態煥發企業發展活力,“上海作為一個特大型城市,產業門類齊全、各類應用場景豐富,具備新經濟新業態率先萌發和成長的先天條件,只要采取包容鼓勵的態度,一定有助于新經濟的加速發展”。
      越是經濟發展關鍵時刻,越要強化政策供給,發揮牽引撬動作用,推動經濟快速回升。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迅速出臺的《行動方案》是一場“及時雨”,是結合當下實際情況的精準施策。在這場疫情中,人工智能(AI)、大數據等技術跨界深度融合,依圖科技開發了基于CT影像的“新冠肺炎智能評價系統”,商湯科技將AI算法用于巨哥電子熱像測溫儀,成了在線醫療的好幫手……商湯智慧城市綜合業務事業群副總裁張果琲表示,上海此時推出《行動方案》,讓企業心里更踏實了,“我們更有信心與合作伙伴打造更多豐富的AI智能化解決方案,一同按下生產快進鍵”。
      《行動方案》不僅著眼當下,更放眼長遠。無論是無人工廠、工業互聯網、遠程辦公,還是在線文旅、生鮮零售電商、無接觸配送,這12個重點領域不僅是滿足生產生活升級需求和技術場景賦能產業轉型的發力點,更是作為強化科創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的結合點,對于培育經濟新增長點、拉動消費新需求、營造產業發展新生態,都將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著眼當下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釋放經濟能量
      2月10日,上海開啟“復工模式”,僅用不到10天時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就從40.2%躍升至72.6%,平均每天提高4.1個百分點。上汽通用金橋工廠的無人車間里,100%焊接自動化可保障無人生產線始終“不掉線”,類似該水平的工廠在全世界不超過5家;寶鋼股份上海寶山基地的冷軋熱鍍鋅車間,兩條生產線運行有序,因為高度自動化,關上燈也能運轉自如……無人化、智能化、網絡化成了工業企業迅速復工的關鍵詞。
      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在汽車、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已建成國家級智能工廠14家、市級智能工廠80家,推動規模以上企業實施智能化轉型500余家。得益于多年的技術積累,防疫期間,上海智能制造有了很大的用武之地,以機器代替人工,以數據代替跑腿,“無人生產”在保障生產效率的同時,也讓經濟快速走上正軌。
      “互聯網+”為疫情下的經濟社會罩上了一層抵御外界侵襲的鎧甲,不僅緩解了經濟增長壓力,也默默守護著我們的生活。無法出門的消費者,只需動動手指,就能在線購買鮮活的河海鮮和新鮮的蔬菜。與去年春節相比,叮咚買菜今年同期的平均日活增幅為213.5%,新增用戶增幅達291.42%,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透露,今年一季度,上海生鮮電商平臺交易額達到88億元,同比增長167%,訂單量增長80%,極大保障了“菜籃子”供應。
      戰“疫”中為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生活安定保駕護航的新技術、新模式,也為“在線新經濟”發展積蓄了能量。優刻得推出基于RTC技術、支持萬人直播的一站式實時音視頻解決方案URTC,打開遠程辦公的新場景;上海電氣用時7天完成平面醫用口罩全自動一體機的研發,10天完成首批10臺設備的生產,專業的自動化設備制造能力和新工藝開發、個性化定制優勢再次得到認可。
      立足長遠
      壯大新興產業,發掘新增長點
      “無中生有”——市經濟信息化委總工程師劉平用這個詞來描述滬上一批“在線新經濟”企業的“新”,“諸如遠程辦公、無接觸配送等領域,在疫情發生前規模很小,甚至基本沒有,但疫情催生了一批新企業誕生發展”。
      疫情發生后,無接觸配送的需求一夜爆發,智能取餐柜就是美團從無到有的產品。美團智能取餐柜項目上海負責人嚴奕駿表示,這套緊急研發的智能取餐柜將保溫、消毒等技術集于一體,目前已在上海日航飯店、瑞金醫院等處落地,還將進一步覆蓋醫院、商務樓宇和小區等人流密集場所。
      事實上,掃描上海“在線新經濟”行業頭部企業,它們共同的特征就是“新”,敢于創,敢于拼,敢于書寫上海發展的新傳奇。
      新電商企業拼多多,成立短短四年就已是“大象起舞”,推動農貨上行,推進“新消費”與“新制造”聯動;“Z世代”的聚集地嗶哩嗶哩,以“二次元”起家,開創了彈幕等在線交互新方式,如今月均活躍用戶達1.3億,移動端月均活躍用達1.16億;小紅書開創了“種草經濟”新模式,成為消費者回歸線下“拔草”,推動實體經濟回暖的助推器……這批在黃浦江畔蓬勃興起的新生代企業,通過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瞄準和發掘經濟新增長點,做足新增量的文章,為上海打造在線新經濟發展新高地輸入了“新鮮血液”。
      艾媒咨詢剛剛發布的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TOP100”榜單顯示,來自上海的企業數量達到20家,占比達五分之一,這些企業主要分布在人工智能、電商零售、新型移動出行等新興領域,與上海“在線新經濟”的發展脈絡相吻合,是加快培育壯大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
      監管創新
      用更好營商環境擴大創新創業生態
      “在線新經濟”加速發展,產業“新星”快速崛起,離不開城市共鳴,更需要優良營商環境的支撐。《行動方案》為上海加快“在線新經濟”發展規劃好了“航線”,而真正落地執行,卻需要金牌“店小二”的靠前服務和體制機制突破。
      疫情防控期間,不少突破性政策已開始奏效。2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冠肺炎防控的通知》,上海在刺激性政策上適度加力,隨即發布《上海市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互聯網醫院火速上線,目前已陸續推出11家互聯網醫院,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累計開展診療服務1.4萬人次,開具處方4300余張。同樣是在線醫療領域,得益于智能醫療設備加快“松綁”,聯影研發的“智能天眼CT”產品下線后,第一時間即應用于抗擊疫情第一線。
      允許試錯、寬容失敗,在嚴守安全底線的前提下為新業態發展留足空間,上海正在探索擴大免罰清單等容錯監管方式。市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陶愛蓮告訴記者,上海已落實“免罰清單”,對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案件,不予處罰,尤其對一些“無心之過”,采取容錯機制,盡量為企業減輕負擔。
      此外,一批“新基建”也將為“在線新經濟”的發展夯實地基。吳金城表示,上海將強化“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市企業服務云”“市投資促進服務平臺”等公共服務能力,推動硬件設施共建共用。(記者 徐晶卉)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