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松:城市數字化治理可“下沉”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3-18

    針對中國城市以數字化治理應對疫情帶來的啟示,中新社記者17日專訪了阿里巴巴副總裁劉松。在他看來,數字化治理可“下沉”到物理世界的“毛細血管”,海鮮市場、菜市場、餐館等社會消費終端的“最后一公里”也可數字化打通。
          外賣送菜、在線問診、遠程課堂、健康碼防疫、云健身、云蹦迪……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云應用”遍地開花。在科技戰“疫”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劉松也觀察到疫情大考下數字化治理成果表現出的三個差異。
           其一,各地區之間,因數字化建設基礎、理念、組織力等差異,以數字化手段應對“疫”考的能力、結果存在較大差距。總體上看,長三角、珠三角在戰“疫”中的精準性、敏捷性和運用數字技術的能力,在國內屬第一梯隊。
            其二,各數字平臺之間,在疫情“放大鏡”下的表現參差不齊。應對集中爆發的“云”需求,有的頂住了,有的卻崩盤。平臺數字化能力的完整性,也成為評價“分水嶺”。例如,各地口罩直送武漢定點醫院、湖北本地餐食直接服務醫護人員,背后的全鏈條能力至關重要。
           其三,傳統機構與數字平臺之間,在醫療物資、生活物資調配協同效率上存在差異。電話、紙質文檔、數字化調度,方式不同,效率迥異。有的事倍功半,有的事半功倍。
    在劉松看來,未來中國城市深化數字化治理,需關注宏觀、微觀兩個層面。
          “智慧城市概念已有十多年了,但體系中仍以垂直應用的‘孤島’為主。”劉松認為,從宏觀方向看,未來大城市治理的平臺建設,首先要借鑒數字平臺的模式,以橫向系統打通、縱向物理貫穿,以全鏈條的平臺化思路打破“數據孤島”,破解治理挑戰的全局性問題。
           從微觀角度看,劉松認為,中國城市數字化建設“下沉”過程中,從借助“平臺+微粒化”到推動“精細化”是大勢所趨,例如數據“微粒”化到某個人、社區、企業等。
    “很多線下實體機構,并不能像零售店那樣高度數字化。這次戰‘疫’中,我們有個新課題,即海鮮市場、菜市場等類似傳統消費市場能否數字化?能否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下沉,讓每個攤位的人流、貨品流通數字化?”劉松說。
            在他看來,數字技術在很多方面還遠遠沒有被用足、被用好。經此一“疫”,中國城市治理的“數字化邏輯”顯得日益重要。
           “如果能夠把戰‘疫’中的經驗教訓,變成日后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和治理的動力,那將大有裨益。”他說。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