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防治:防得有力治得有效
    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2-12

    5G智能醫護機器人能做什么?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同濟天佑醫院,新上崗的4臺5G智能醫護機器人,通過幫助醫護人員執行導診、消毒、清潔和送藥等工作,既減少了交叉感染,也提升了病區隔離管控水平。這樣的高智能設備將更多地出現在備受關注的武漢“兩山醫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
      隨著5G熱力成像測溫系統、5G VR疫情遠程診療開通等先進儀器和手段的投入,以科學決策、科學防控、科學救治為主導的武漢疫情防控體系,正逐步發揮更精準有效的作用。
      四級防控 防在“根”上
      2月9日,武漢打響“應收盡收”攻堅戰,全力拉網式排查“四類人員”。到這一天,武漢江漢區萬松街道主任金捷已連續3晚加班,夜以繼日地與街道、社區的300名工作人員一起對“四類人員”進行集中收治。
      疫情防控,首先在防。從位于基層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到收治密切接觸者、疑似患者及輕癥患者的集中隔離點和方艙醫院,再到集中收治重癥和危重癥患者的定點醫院,武漢正在形成一套分級分層防護體系。
      第一道防線從基層鋪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鎮守家門,實施分級診療、網格化管理,盡快發現疑似和確診患者。“需要什么就發微信,我們給你買了送到家,一定別出門。”2月10日一大早,武漢開發區沌口街同德社區黨支部書記周倩給治愈出院的社區居民小劉發完信息后,就和同事一起開始排查,“現在情況改善多了,送診的流程正在完善,輕癥患者可以送到方艙醫院進行治療,但是社區工作不能放松。”
      “社區排查是兩條腿走路。”周倩介紹,一是自上而下,疾控中心把核酸檢查結果反饋過來,確診后,社區馬上找到居民,對接入院治療;另一條線是自下而上,通過社區排查,發現發熱病人,社區給街道匯報,聯系社區醫院的發熱門診做相關檢查,如果是疑似,再去定點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第二道防線布控集中隔離點,阻斷疑似病情擴散。隨著疫情進展,武漢相繼征用民營醫院、酒店、黨校、學校等場所作為區集中隔離點。武漢市衛健委負責人介紹,在已投入132個隔離點的基礎上,又有一批高職、中職學校被征用,用作疫情防控集中隔離場所。同時,正將部分高校改造為定點醫療點,預計增加床位5400個,用于收治輕癥患者。
      第三道防線,方艙醫院主攻輕癥患者。如果說“兩山醫院”及其他定點醫院是疫情防控“ICU病房”,那么方艙醫院就是普通病房,明顯提高了收治普通患者的效率。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表示,方艙醫院能夠迅速把確診的輕癥患者都收治起來,避免造成新的傳染。
      在武昌方艙醫院,洪山體育館醫療區分為門診(“帳篷診區”)和住院部(方艙醫院)兩個區域。按照診療流程,新就診患者統一在帳篷區首診,鑒別分診后確診的輕癥患者將移送至方艙醫院內集中救治。
      第四道防線定點醫院,搶救重癥、危重癥患者和疑似危重癥患者。2月9日,華中科大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主動開辟830張床位,成為危重患者救治定點醫院。當晚23時30分,第一位發熱患者收治入院。截至10日12時,院區已收治來自各個社區的200位重癥患者,晚上將收治380位患者。
      華中科大附屬同濟醫院院長王偉介紹,加上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已經收治的1100位重癥患者,同濟醫院已經為重癥患者開設1930張床位。目前,武漢收治重癥和危重癥患者床位超過萬張,加上全市13家方艙醫院陸續投用,將增加床位上萬個。
      有效救治 形成合力
      2月6日,位于武漢東湖高新區的武漢“火眼”實驗室開始試運行,檢驗員當天對90人份滅活后的病毒樣本開展了核酸檢測能力驗證。這一實驗室正式投入運行后,將為武漢及周邊城市提供充足檢測能力,每日最多可檢測萬人份新型冠狀病毒樣本。
      科學防控體系,關鍵在防,重點在治。在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武漢金域醫學公司核酸檢測實驗室,每天有來自武漢、荊門、荊州、孝感、天門、黃岡等多地采集的樣本,在這里接受檢測。金域醫學實驗室管理中心高級總監陳建波介紹,一個單樣本處理下來大約3小時左右可以出結果,實驗室一天要完成1000例左右疑似樣本檢測。
      截至2月6日,湖北共有97家檢測機構開展核酸檢驗檢測。此前一天,全省共檢測樣本12277例,其中武漢市檢測樣本6500例。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癥監護室主任彭志勇說,目前對病情的判定是將核酸檢測、臨床癥狀和肺部影像3個方面結合起來,以避免漏診。
      科學治療是戰勝疫情的最有力武器,醫護人員是最前沿的力量。2月9日,從凌晨到24時,來自遼寧、上海、天津等10多個省份的40余架次航班,共搭載近6000人的醫療隊,乘包機抵達武漢天河機場。“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這是國內醫療界目前最強、水平最高的重癥救治專家團隊。現在,這四大團隊匯聚武漢,負責指導、會診、巡診工作。
      截至2月9日,馳援武漢地區的醫護人員已達11921人,涵蓋重癥、呼吸及醫院感染管理等多個專業,其中3000多人是重癥專業的醫生和護士。接下來,還有多支醫療隊伍將馳援武漢。
      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武漢之外的湖北其他地區,由16省份一省包一市,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聚成合力。“孝感別急,江蘇來了!”“守望‘襄’助,‘冀’來之則安之!”打開“一省包一市”的微博評論區,無數暖心話語讓人振奮。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