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為鄉村振興賦能——《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擘畫鄉村發展新藍圖
    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1-22

    1月20日,農業農村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的《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對外發布。《規劃》對新時期推進數字農業農村建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作出明確部署,擘畫了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新藍圖。

     數字鄉村怎么建?怎樣利用數字為鄉村振興進行賦能?如何讓老百姓更有獲得感?

     農業數字經濟方興未艾

     近期,地方兩會正陸續召開。電商脫貧、淘寶村、村播計劃、數字農業,成為中西部地區共議的熱詞。

     在甘肅禮縣,在電商扶貧帶動下,短短幾年間,“中國最便宜”的禮縣蘋果,逆襲成為“網紅”,打響了品牌。

     “電商打開了隴南特色農產品的銷路,把原本只能賣往鄰縣的蘋果,銷往了全國,還賣出了好價錢。”甘肅禮縣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張常委介紹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數字技術不僅在城鎮扎根生長,也正與農業農村實現著深度融合,農業新產業新業態競相涌現,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二級巡視員羅東介紹,近年來,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蓬勃發展,2018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5542億元,占農產品交易總額的9.8%。基于農產品電商、農業遙感的大數據服務產品不斷豐富,數字產業化創新發展。定制農業、創意農業、認養農業、云農場等新業態新模式方興未艾,鄉村分享經濟逐步興起,“互聯網+”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快推進。2018年,農業數字經濟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達7.3%。

     當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將數字農業作為戰略重點和優先發展方向,相繼出臺了“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農業技術戰略”和“農業發展4.0框架”等戰略,構筑新一輪產業革命新優勢。從國內看,隨著我國農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農業農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發展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為農業農村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數字化提供廣闊的空間。

     《規劃》明確指出,當前及“十四五”時期是推進農業農村數字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必須順應時代趨勢、把握發展機遇,加快數字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提升數字化生產力,搶占數字農業農村制高點,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讓廣大農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

     三大工程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

     《規劃》明確了數字鄉村建設具體目標——到2025年,農業數字經濟占農業增加值比重從2018年的7.3%增長到15%,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占農產品總交易額比重從9.8%增長到15%,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從2018年的38.4%增長到70%。

     “為實現這些目標,《規劃》圍繞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主線,提出了構建基礎數據資源體系、加快生產經營數字化改造、推進管理服務數字化轉型、強化關鍵技術裝備創新等四方面任務,以數字農業農村建設最急需、最關鍵、最薄弱的環節和領域為重點,提出了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建設工程、農業農村天地空一體化觀測體系建設工程、國家數字農業農村創新工程三大工程9類建設項目。”羅東說。

     在重大工程設施建設方面,《規劃》提出,要搭建統一開放的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包括國家農業農村云平臺、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農業農村政務信息系統等,實現數據資源共享、智能預警分析,提高農業農村領域管理服務能力和科學決策水平。要建設天空地一體化的農業農村觀測網絡基礎設施和應用體系,重點建設新型遙感衛星及地面應用設施和農業農村航空監測網絡,并形成全國統一的農業農村地面物聯網數據調查體系,從而實現對農業生產和農村環境等全領域、全過程、全覆蓋的實時動態觀測。另外,還要加快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打造數字農業農村綜合服務平臺。

     “而其背后,目標都是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促進大數據資源的挖掘和利用。”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戰略與規劃處處長李小軍介紹說,例如江蘇某智能化養豬平臺,真正以數字化改變精準營養、科學育種等,把養豬企業、飼料企業、金融企業、政府部門鏈接到一個平臺上,以全新的創新技術改變養殖產業鏈,讓數字實現了產業化,讓產業數字化、智能化。

     形成多元主體參與的共建格局

     從產業數字化到治理數字化,《規劃》為數字鄉村建設描繪出未來圖景。從技術創新到資金投入,數字鄉村建設離不開多元主體參與。

     “各地要加大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投入力度,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貸款貼息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引導工商資本、金融資本投入數字農業農村建設。”羅東說,要優先安排數字農業農村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用地,對符合條件的數字農業專用設備和農業物聯網設備按照相關規定享受補貼。推進農業農村領域“放管服”改革,優化管理服務流程,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積極支持和培育壯大農業農村數字產業化主體。

     為建設數字農業農村服務體系,《規劃》提出,引導各類社會主體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開展市場信息、農資供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機作業、農產品初加工、農業氣象“私人定制”等領域的農業生產性服務,促進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便民化。

     建設數字鄉村,離不開社會參與,更離不開人才和科技支撐。

     “要協同發揮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等各方作用,培養造就一批數字農業農村領域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管理團隊。加強數字農業農村業務培訓,開展數字農業農村領域人才下鄉活動,普及數字農業農村相關知識,提高‘三農’干部、新型經營主體、高素質農民的數字技術應用和管理水平。”羅東說。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