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電商平臺狂“刷單”走私貨物案值逾6億元
    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1-14

    拱北海關1月13日對外發布,自2018年9月以來,該關共查辦8起利用跨境電商渠道走私日化品進境案,摧毀了8個利用跨境電商平臺走私的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40人,總案值6.27億元,這是海關近年查獲的較大宗跨境電商走私系列案。

     經查,以陳某光、盧某強為首的走私團伙,利用購買的身份證信息,通過制作虛假的訂單信息、快遞物流信息、支付信息向海關進行在線推送申報,將本應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面膜、沐浴露、洗發水等日化用品偽報為跨境電商直購進口商品,經深圳、珠海等地走私進境后分銷至江蘇、廣東等地牟利。目前,案件已經移交至地方檢察機關。

     貨主服下“迷魂湯” 邁上走私路

     去年3月,該關成功對一起代號為“G1903”的利用跨境電商渠道走私日化品進境案進行收網,案值約1億元。

     在看守所見到楊某的時候,他不停問:“警官,為什么要抓我?我只是委托別人幫我進口商品,我怎么就涉嫌走私了?”

     楊某是2019年拱北海關查獲的代號為“G1903”跨境電商走私日化品進境案的涉案貨主之一。2016年,楊某委托陳某光團伙報關進境面膜等日化用品,支付陳某光報關費用。

     “他(陳某光)和我說跨境電商是國家正在扶持的,他幫我代理進口的商品也是正常向海關申報而且繳納進口稅費的。”楊某口中的“正常申報”本應是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報關,然而在報關單上,“跨境電商”這四個字卻赫然在目。對陳某光的委托,將楊某與妻女的生活割裂了一道口子。

     2016年4月8日起,國家出臺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鼓勵跨境電商發展。在不法分子眼中,相比一般貿易方式進口貨物,偽報成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少繳的稅款均可穩穩落入“自家口袋”。

     經查,在上述系列案中,僅陳某光團伙,就先后為包括楊某在內的40余名貨主提供代理報關業務,共走私價值約2億元的貨物。

     據拱北海關緝私人員介紹,走私分子在招攬有貨物清關需求的貨主時,往往給貨主灌“迷魂湯”,聲稱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口貨物是國家鼓勵支持的,已向海關進行申報并且繳納進口稅費,該行為是“合法正規”的清關行為。由于跨境電商是一種新業態和新模式,許多貨主事前并不了解相關的具體政策和法律知識,容易受走私分子的蒙蔽而上當受騙。

     就這樣,一條以欺騙為開端的走私之路,逐漸鋪陳開來。

     團伙合力打造走私“專享”跨境電商平臺

     貨主已經“入伙”,那么如何打造一個跨境電商平臺,將這條走私之路繼續下去,成為擺在走私團伙面前最關鍵的一個難題。

     跨境電商交易平臺是制作訂單信息、支付單信息和快遞物流信息的基礎。陳某光走私團伙雇傭技術人員,搭建了一個所謂的跨境電商平臺,設置程序使該平臺具備批量偽造訂單、支付單功能。一般普通消費者無法正常登錄、購買,只有在特定的電腦或者授權下才能登錄使用。

     據陳某光走私團伙的犯罪嫌疑人交代,在收到貨主的提貨單后,該走私團伙在香港安排提貨、分拆包裝,制作虛假收貨人信息貼到每個包裹上。在內地,該團伙組織專人利用購買來的快遞單號和居民身份證信息在跨境電商平臺后臺制作訂單,推送給第三方支付公司,由第三方支付單位審核后將信息推送給海關。

     “走私團伙購買的身份信息基本都是真實的個人身份信息。”緝私人員介紹。

     為了滿足相關官網對派件時間、派送時間、簽收人和簽收時間的查詢,走私團伙再將快遞單號、收件人信息發給快遞公司,制造虛假物流信息,從而達到逃避海關監管的目的。至此,走私團伙通過制作假的訂單信息、支付信息和物流信息,將本應以一般貿易進口的貨物,偽報為電子商務的貿易方式走私進口。

     偵查人員打破數據牢籠

     跨境電商渠道走私隱藏于龐大的數據背后,涉及物流配送、網絡平臺監管、金融監管等多個領域,且涉案貨主多,導致證據難以收集,查處難度較大。在實際經營和偵辦中存在主動發現難、分析研判難的困境。

     “訂單里涉及2.25萬個身份證信息,而我們專案組也不過才十幾個人,如果一個一個去查,在偵查期限內難度很大。”緝私人員如是說。

     面對偵查路上的混沌,緝私人員決定另辟蹊徑,運用大數據分析,搭建走私案件實戰模型,結合線下走私摸排,成功撥開了迷霧,逐漸掌握了走私團伙的犯罪事實。

     2019年3月,根據海關總署緝私局打擊跨境電商走私專項行動統一部署,在廣州等地海關的協助下,拱北海關緝私、風險防控部門協同作戰,出動緝私警力120余人,在廣州、深圳、東莞、陽江、蘇州等地同時開展查緝行動,成功對“G1903”利用跨境電商渠道走私日化品進境案進行收網,查發案值約1億元。

     據了解,拱北海關緝私部門此后又連續查發多起此類案件,有力打壓了利用跨境電商渠道走私的勢頭,震懾了走私分子,有效維護了跨境電商的規范健康發展。

     起底跨境電商走私案

     1.欺騙貨主

     招攬有貨物清關需求的貨主,走私分子給貨主灌“迷魂湯”,聲稱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口的貨物已向海關進行申報并且繳納進口稅費。

     2.打造走私“專享”跨境電商平臺

     雇傭技術人員,搭建一個所謂的跨境電商平臺;利用購買來的快遞單號和居民身份證信息制作假的訂單信息、支付信息、物流信息。

     3.跨境電商走私

     將本應以一般貿易進口的貨物,偽報為電子商務的貿易方式走私進口,少繳的稅款落入“自家口袋”。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