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智慧工廠” 常州培養技能人才有新招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1-10

    江蘇蘇南,既是高端制造業的集聚地,也是新興產業的先發地。但是,高水平應用技能人才的不足,已制約著傳統制造業的轉變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高職學校作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主體,該如何應對人才短缺問題?近日,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首輪入選國家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的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3年來,我們面對產業的快速變革,圍繞智能制造產業鏈、技術鏈、創新鏈、人才鏈,融合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技術,主動對接地方智能數控和機器人等重點產業鏈中對高端技術與人才的需求,憑借多年打造出的產教融合集成平臺和技術應用中心、校企合作實訓中心或基地,以培養杰出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在國內高職領域創出‘三段式’高技能人才高質量培養新模式。”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沈琳說。

     “從2016年起,我們在軟件技術、移動互聯應用技術、物聯網技術等領域,選拔了一批有優勢、有特長、有創新精神的優秀學生,正式組建ICT(物聯網)創新試點班,先行先試,打破技能人才培養上的傳統做法,探索具有常州機電學院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顧衛杰說。

     記者了解到,ICT創新試點班“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為:第一階段“課程+講座”,通過校內教師授課、企業導師講座的方式,培育大學生職業素養、專業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打牢專業基礎;第二階段“項目+實戰”,通過項目訓練、撰寫論文、知識產權申請及成果匯報等形式,深度參與教師的縱橫向課題,強化專業技術能力;第三階段“競賽+雙創”,通過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創新創業項目、企業頂崗實習等手段,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及創新創業能力。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試點基礎上,為了在重點特色專業領域加快推行“三段式”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ICT創新試點班教師團隊還與企業合作共建“智慧工廠”校外產學研基地,聘請產業工程師駐校,產教合作培養行業創新型人才。

     在ICT創新試點班教授王云良看來,創新班打破了傳統概念中的課堂學習模式,它更像是博導帶研究生一樣,導師根據研究方向向學校進行項目申報,學生根據自身專業特長選擇項目和導師,接受導師制教學。

     用沈琳的話來說,“三段式”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既把課堂教學與現實中的運作教學相結合,把專業理論學習與實際生產實習相結合,完全顛覆了過去人才培養的方式,是加快解決高技能人才不足的有效手段,也是貼近產業變革和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一種新的探索與實踐。它克服了過去由學校單一培養所帶來的許多不足,構建起了學校人才培養新生態,正在成為智造類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本報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陳 翼)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