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給“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的賀信中指出,“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全球治理體系、人類文明進程影響深遠”,“中國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中國正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早在2016年,中國作為G20峰會的主席國,就將數字經濟列為峰會的一項重要議題,主持起草了《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提出了通過數字經濟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一系列舉措,引起與會各國的強烈共鳴。
所謂數字經濟,主要是指將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而這一系列的經濟活動之所以能夠有效連接,關鍵在于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技術革命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今天的中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以數字化為形式、以技術創新為依托的數字經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解放舊的生產力、創造新的生產力。
數字經濟主要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基礎,這些技術一旦與經濟活動結合,一方面可以有效推動不同產業之間的融合創新,孕育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也會促使傳統產業發生質的改變,重新煥發活力。數字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通過各種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不斷產生新經濟、新業態;同時也可以通過創新能力極強的數字技術,對傳統低效產業進行改造、升級、換代,進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以創新來驅動經濟增長,就需要不斷地向經濟系統注入新的要素。這些要素,既包括大家熟知的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也包括能使各種創新要素更好發揮作用的一些輔助性創新,比如一些更加有效的知識共享方式——讓知識通過技術更快地傳播、擴散,讓知識的獲取使用更加便利的方法等等。以上這些創新要素都可以通過數字技術來進一步推動。同時,發展好數字經濟,也能更好地促進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以及制度創新的協同與融合。事實上,一系列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和與之相聯系的新經濟業態的不斷涌現,不但可以更加有效地促進經濟發展領域的技術創新及轉化利用,而且它的外溢效應還可惠及許多高端制造業,比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高速鐵路、無人駕駛汽車等,從而使數字經濟成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載體。
環顧全球,由信息革命而引發的世界經濟版圖正在重構,發展數字經濟無疑是其中關鍵一環。信息時代,國家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體現在數字能力、信息能力和網絡能力上,世界經濟也正在加速向以網絡信息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只有把握好這一歷史契機,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才能真正為我國經濟發展打造新的引擎,拓展新的空間。(李建波,作者系中共無錫市委黨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