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 家:談人工智能大數據發展 人才支撐受關注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11-13

       以“‘智’匯渝州,‘數’造未來”為主題的大數據智能化學術論壇10日在重慶召開。來自海內外的院士、專家學者就大數據智能化前沿科技學術問題展開研討,共謀大數據戰略及智能產業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張景中說,人工智能的出口模型和算法需要海量的數據支持,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高度高速發展時,數據的獲取雖然更加便捷高效,但也面臨風險和困難,如缺乏法律保護、數據融合共享不夠、數據爆發式增長帶來信息安全問題等。

    張景中認為,人工智能要實現更大發展,需構建嚴格的法律保護體系,打破政府、企業、機構之間的信息“孤島”,并通過區塊鏈、加密技術、人工智能算法等解決信息安全問題,創造新的增長點。

    作為數學家,張景中提到:“數學是人工智能的基礎和核心,人工智能有望促進數學教育,數學教育更要在‘數學’上下功夫。”他說,圍繞教育、醫療、養老等迫切民生需求,加快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可為公眾提供個性化、多元化、高品質服務;人工智能促進數學教育發展時,需更重視智能化的動態教學環境構建及更豐富的個性化學習資源配置,積極而慎重地實驗探索;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有基礎、有條件、有科學價值、有發展空間,但仍需大量人才支撐。“提高青少年數學素養才能使創新人才大軍如長江奔騰滔滔不絕。”張景中說。

    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德國漢堡大學教授張建偉在現場分享了智能機器人運用在生活中的多個案例。他認為,在智能制造、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等領域,人工智能在視覺、觸覺、聽覺的跨模態融合和與人類的交互學習都變得異常重要。

    “真正地把人工智能、大數據落實到各行各業,并創造價值是一個非常艱難,且全世界都在攻堅的課題。”張建偉說,沒有一個城市能單打獨斗地完成人工智能、大數據帶來的挑戰,非競爭的協同合作很重要;在求發展時,城市一定要避免閉門造車、“井底之蛙”和低水平重復。

    張建偉特別提到,人才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他期待重慶的高等院校在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行業領域進一步完善學科設置,增進基礎教育,培養本地化人才。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