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鴻祎:離開場景談5G是虛,離開安全談5G是空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11-18

       “未來,攻擊可能從一個攝像頭發起,25年—30年內,將有1000億量級的智能設備聯網,可能成為攻擊入口。”11月15日,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祎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從網絡安全領軍者的角度,暢談5G時代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他強調,對于5G安全來說,防守的思路已經無效,也不是靠一套神奇的軟硬件就能解決問題,而是需要建立一套安全的運營體系,實現在不同場景下的實戰對抗。

    5G時代、數字孿生,網安形勢更嚴峻

    5G時代,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充分打通,這給了黑客滲透、攻擊的目標。

    “車聯網、工業互聯網將利用5G技術得到升級,通過‘數字孿生’可能實現物理世界跟現實世界完全對應。”周鴻祎說,通過網絡手段對物理世界基礎設施的攻擊將越來越多,對交通、樞紐、能源、醫療、金融均可構成威脅,并呈指數級上升。過去所有對數字世界的攻擊,現在都可以變成對物理世界的傷害,可謂“刀刀見血”。

    5G時代,不僅萬物互聯,一切還可編程,這給了黑客滲透、攻擊的手段。

    “5G作為一種通信協議,它本身的漏洞相對其他系統是非常少的。但5G+帶來的整個數字化建立在軟件基礎之上,接入軟件本身復雜度增加,例如代碼行數更多,邏輯結構更加復雜,未知漏洞也會越來越多。”周鴻祎說,網上金融、通信詐騙只算是“小毛賊”,對基礎設施的攻擊威脅更大,而國家背景黑客通過網絡的攻擊、滲透和潛伏,利用未知漏洞的攻擊將威脅國家安全。

    威脅大卻難覺察。網絡攻擊已經從“蠻力”轉向“伺機而動”,平常看著沒事,其實已經滲透、潛伏,那么將來有一天可能在某一個時刻得到指令,突然運行癱瘓系統。“業內稱之為APT攻擊,它是時刻存在的。”周鴻祎說。

    難覺察還由于高速成為了掩蓋異樣的洪流。“過去流量突然增多,速度變慢還有所覺察,5G上下行速度都快,很可能瞬間中招,卻毫無感覺,這也是5G時代的巨大挑戰。”周鴻祎說。

    主動出擊、發現漏洞,網絡戰思維需轉換

    如果說面對5億臺電腦、15億部手機,安全問題已經防不勝防,那么隨著5G帶來的政府治理方式、城市運行方式、工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整個5G的安全,尤其是關鍵領域的安全究竟應該怎么做?

    之前為了發現漏洞、發現別人攻擊的方法,大多是進行一種合規式的檢查,即有了安全、合規的設備,就證明安全了。周鴻祎說:“這幾年我們顛覆了這種做法。”

    在技術能力創新上,360近幾年一直在研發網絡戰時代的“雷達”,去發現蠢蠢欲動的破壞。“黑客發送攻擊前,總會出現異動,我們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驅動的分析引擎,在浩如煙海的數據中去尋找和研制網絡異常行為,進行實時分析,認定確實有問題后,進行實時阻攔。”周鴻祎解釋,“我們稱之為‘網絡安全大腦’,是實時分析、阻攔、溯源、切斷的一整套非常完整的體系。”

    在具體落地應用上,周鴻祎介紹:“我們給很多單位提供大數據實戰的靶場,把整個城市或某個真正的基礎設施變成網絡攻擊的真實靶標,在安全可控的情況下,請來很多簽約的攻擊團隊模擬黑客攻擊,在真實的攻防中找到單位的漏洞。”

    通過展開針鋒相對的實戰化訓練,不僅網絡安全系統的攻防能力得到檢驗和歷練,安全應急人員的指揮體系、應急響應能力、處置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整個安全體系得到加強。因此,網絡戰時代最重要的不是產品,而是整個體系的實戰能力。

    “保障5G的安全,一定要在實戰中不斷地修補我們的漏洞,并不斷預判敵人可能的進攻。”周鴻祎說。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