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電子政務目標模式定位-服務導向型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3-29

    政府信息化和網上辦事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舉措。隨著中國電子政務建設與發展整體上駛入快車道,政府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也進一步暴露,其中最主要的,莫過于未來中國電子網絡政府的目標模式問題。筆者認為,在現階段的中國,把電子政務的目標模式定位在服務導向型,也許是最恰當的選擇。 

    確立服務導向理由何在 

    首先,這是中國整個政府功能定位的必然要求。從我國對政府基本功能定位的觀點看,主要提出了四個具體目標:即要建立一個責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務型政府以及廉潔、高效、公正、透明的政府。這些表述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我國最高決策層對這個問題的基本看法,而且也都寫在了一些重要的文獻當中。這也為我們探索中國電子政務的目標模式提供了依據。而建立一個服務導向型的電子網絡政府,可以整體涵蓋“法制政府”、“責任政府”、“服務型政府”以及“廉潔、高效、公正、透明政府”的價值追求。也可以理解為是對上述不同表述的高度綜合。因此,用未來中國政府基本功能的定位,作為電子網絡政府追求的目標,應該是一種必然的邏輯,也是我們思考這一問題最主要的依據。 

    其次,符合國際社會的改革潮流。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社會經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政府改革浪潮。持續20多年的政府改革,其基本趨勢是,政府管理正在由傳統的行政管理走向有效的治理。從管理走向有效治理,使政府活動的內涵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一是管理主體的多元化。二是政府與公眾溝通方式由單向強制向雙向互動的變化。三是管理手段由單一的行政手段向行政手段、市場機制等并用轉化。四是管理理念的變化。五是管理過程的變化,過去是注重過程,現在是注重結果。中國電子政務的目標模式,不可能離開國際社會大環境的變化。 

    再次,順應了中國公共服務的轉型。在計劃體制下是如何提供公共服務的呢?總的來說,主要是在公共部門內部進行,國家包攬全部公共服務。具體有三種方式:第一種就是政府“自拉自唱”模式。很多公共服務都是由政府自己做出選擇,自己拿錢,政府自己提供公共服務。第二種是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合作模式。公共服務的決策和選擇是由政府行使的,政府也提供資金,但政府不直接提供公共服務,而是讓國有企業提供具體公共服務。第三種,政府和事業單位的合作模式。大量涉及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領域的一些公共服務,雖然由政府選擇,提供資金,但具體提供服務的,主要是事業單位。 

    通過市場化改革,中國公共服務的提供模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主要表現:一是公共部門內部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開始發生了變化。如政府大大縮小其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的范圍。即使有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提供的公共服務,也根據其不同類型或性質,采取不同的政策,并重視了市場機制的作用。與此同時,對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二是在公共部門內部提供公共服務以外,出現了政府與民間組織合作提供公共服務的新模式,即政府和非盈利組織的合作。比如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各種各樣的行業組織、社團組織等。三是政府與市場的合作模式。 

    電子政務如何實現服務導向 

    為了實現服務導向型電子政務的目標,首先必須明確服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淡化政府對內和對外的公共管理職能,而是要把公共管理職能與公共服務職能并重。此外,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和創造實現這一目標的條件。在目前的情況下,也許有許多事情要做,但最主要的: 

    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和意識,高度重視政務的有效整合。從方便政府服務的對象―――企業和老百姓出發的整合,與方便政府自身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政府不同的管理理念和價值取向。具體來說,在政務的整合中,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和價值,就要以最大限度地從方便企業、社會公眾獲取信息、方便接受服務作為出發點,而不是把方便政府作為出發點。這是我們最容易接受,但又最不容易做好的事情。如果按照這樣的理念和價值,審視我們已經構建的許多應用系統,也許很多都要推倒重來。 

    對絕大多數省級以下的地方政府而言,電子政務建設的重點,應放在門戶網站和外網建設方面,不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內網上。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地方政府的內網建設不重要,或者可有可無,而是說,不同層級的政府應該按照自身最能體現其職責的要求,來推動信息化建設。因為,不同的政府其職能實現的具體形式是有很大差異的。總的說,中央以及行政級別比較高的政府,主要以宏觀調節、政策制定、決策指揮等為主;而行政級別相對比較低的政府機構,更多是為社會提供直接的管理和服務。不同政府職能實現形式的這種差異,意味著對絕大多數地方政府來說,一定要把電子政務應用系統建設的重點,放在為企業和公眾服務與管理方面來。如果在這方面我們也要上行下效,就會出現嚴重的失誤。 

    高度注重核心政務應用系統與業務應用系統的對接。核心政務應用系統和業務應用系統,也許是我們這樣的單一制國家推行電子政務遇到的最具挑戰性的問題。因為一方面,中央政府的各個部門,多數都有向下垂直的業務管理職能,這種職能常常會一直延伸到縣一級。并會形成一些專網應用系統;另一方面,作為相對獨立行使管理職權的地方政府,又有自己統一的電子網絡應用系統。因此解決中央與地方不同應用系統的有效對接,把政府的內部業務處理與對外的管理服務有機結合,就成為實現服務導向型電子政務重要的條件。 

    注重電話功能的運用。在電子政務建設中,我們不要以為所有為公眾的信息化服務都是通過互聯網才能實現。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即使在發達國家,也很重視電話功能的發揮,特別是電話與網絡整合在一起的一體化信息化服務。在中國,這個問題也許更加突出。因為中國的電話普及率是非常高的,據資料顯示,截至2005年底,中國的固定電話和手機總數已經達到7億多部,而中國上網的人數只有1.1億人。這就意味著,我們在構建電子政務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方面的應用系統時,一定要充分考慮中國的國情,把電話和網絡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使電話在政府提供的信息化服務和一站式辦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