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參政應繼續 電子民主須扶持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6-04-03

    今年兩會期間,一個新的名詞應運而生,并且十分耀眼,那就是博客參政。公共政治和私人表達之間,出現了少有的快速而廣泛的聯姻。代表們紛紛開設博客,網民們踴躍跟帖發言,你來我往,平等互動,及時溝通,使得莊嚴的會堂終于可以聽見喧囂的市聲,峨冠博帶者隨時可以感知民間的疾苦,由此產生了一批切中當下肯綮、散發新鮮活力的提案議案。

    然而,隨著全國兩會的閉幕、地方兩會的結束,一批代表將關閉博客,回到過去的工作狀態。一種有效的新型溝通方式,似乎只是驚鴻一瞥,曇花一現,剛認識就要說分手,才相知就要成隔離。網民們顯得依依不舍,苦留再三,而代表委員們則表示分身乏術,抱憾連連。回頭望去,一次真誠的參政議政極有可能蛻變成為一場面目可疑的時髦秀。

    至此,誰也不會對這場網絡盛宴的散去負有責任,因為博客參政都是基于代表和網民們自發自愿的行為。因此,我們呼吁政府部門予以高度重視,適時伸出援手,盡力保留并整飭充實、發揚光大這一民間自發涌現的溝通管道。

    看似一方小小的博客,幾條短短的留言,其背后走來的卻是一場參政方式的革命,一個電子民主的時代。任何一個具有前瞻性戰略眼光的政府,都應該敏感而及時地抓住歷史的契機,走在時代的前列。

    歷史上每一次技術革命,既是經濟發展的平臺,也是政治進步的良機。印刷技術的改進,加快了時事資訊的傳播速度;廣播電視的出現,使得政治人物的演講可以現場直播;汽車飛機的發明,使得他們的親民拉票活動輕而易舉。而正在發生的數字技術革命,已經改變了世界政治的生態。它不僅在空間技術、國家安全、商業情報等方面發生了革命性改變,而且在民主政治方面也已經深度介入,政治人物與選民之間的網絡溝通、郵件傳單、電子投票等已經得以廣泛運用。

    單就博客而言,上屆美國大選中民主黨候選人霍華德?迪安就開設博客網站,成功地募集到大量草根社會的捐款。韓國總統府也從今年初開設了總統博客,方便與民互動。

    近年來,中國各級政府在電子政務方面也與時俱進,積極投入,政府網站如雨后春筍般遍布網絡大地。但是,客觀地說,政府的網絡成效多在電子監管和信息窗口方面,在與民眾的溝通互動上并沒有多少改變,老百姓反映情況的主要通道仍然以傳統的信訪為主,成本既大,效率亦低,而且官僚作風積重難返,打擊報復屢見不鮮。

    所以,此番民間自發呼吁、代表委員積極響應、媒體擂鼓吶喊的博客參政,正是增加溝通管道、改變現實困境的一劑良方,政府應該充分利用,主動引導,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政治當從小事著手。

    首先應該分析代表委員們博客不能繼續的原因何在。多數人表示,兩會以后,日常工作太忙,無暇顧及。如果采要集民意,連博客這樣方便的渠道都無暇顧及,你會相信他們將采用傳統的走訪、面談方式嗎?如果不采集民意,那又如何做代表、委員呢?這里,一個被學界多次討論的問題凸顯出來,那就是要不要設立專職代表和委員。在其位而謀其政,專心方能致志,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實行專職議員制。我們不必照抄照搬,正好從博客參政這樣具體的事情入手,比如部分地試行專職代表,或者給部分代表配置大學生自愿者助手等。

    其次,政府應該著手為民意暢通而建立硬件軟件。硬件方面,應該繼續扶持貧困地區的網絡建設和電腦教學,避免使電子民主成為部分公民的特權;軟件方面,應當制定民意采集、整理、反饋等系列規章制度,既能使民意空前地充分表達,又防止所謂多數人的暴政;同時可改革低效的傳統信訪制度等。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誠如前賢所言,民主制度并非完美天使,而需要一點點地改進。既然廣開言路,海納百川,必然泥沙俱下,善惡并存。一些代表委員以網絡言語紛繁蕪雜、不好控制為由,關閉博客,實在是過度憂慮了,也顯得缺少理解現代政治、抱持寬容精神的先進性教育。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